首页> 中文学位 >洞庭湖区钉螺与血吸虫病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
【6h】

洞庭湖区钉螺与血吸虫病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钉螺及血吸虫病研究的发展状况

1.2.2 国内外关于影响钉螺及血吸虫病疫情的主要环境因子分析

1.2.3 现代信息技术在钉螺及血吸虫病研究方面的应用研究

1.3 目前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分析

1.4 研究内容与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文章的组织结构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准备

2.1 洞庭湖区概况

2.1.1 区域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概况

2.1.2 洞庭湖自然与社会环境概况

2.1.3 洞庭湖区血吸虫病概况

2.2 数据准备

2.2.1 血吸虫病疫情数据

2.2.2 水位数据

2.2.3 MODIS数据

第3章 洞庭湖区血吸虫病疫情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3.1 洞庭湖区急性血吸虫病变化

3.1.1 急性血吸虫病疫情变化特征

3.1.2 急性血吸虫病患者年龄及职业组成变化特征

3.1.3 急性血吸虫病变化特征分析

3.2 洞庭湖区血吸虫病人群感染率时空变化

3.2.1 血吸虫病人群感染率随时间变化

3.2.2 血吸虫病人群感染率空间分布

3.3 洞庭湖区血吸虫病耕牛感染率时空变化

3.3.1 血吸虫病耕牛感染率随时间变化

3.3.2 血吸虫病耕牛感染率空间变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MODIS数据洞庭湖区钉螺可疑孳生地探测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4.1 地物信息提取

4.1.1 水体信息提取

4.1.2 植被信息提取

4.2 钉螺可疑孳生地提取及验证

4.2.1 钉螺生长环境特征

4.2.2 钉螺可疑孳生地提取

4.2.3 钉螺可疑孳生地验证

4.3 钉螺可疑孳生地变化趋势研究

4.3.1 钉螺可疑孳生地面积随时间的变化

4.3.2 钉螺可疑孳生地空间变化

4.3.3 钉螺可疑孳生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洞庭湖区血吸虫病疫情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

5.1 洞庭湖区各环境因子变化特征

5.1.1 洞庭湖区水域面积变化特征

5.1.2 洞庭湖区水位变化特征

5.1.3 洞庭湖区洲滩水淹时间变化特征

5.1.4 洞庭湖区NDVI变化特征

5.2 洞庭湖区血吸虫病疫情与各环境因子相关性研究

5.2.1 血吸虫病疫情与水面面积相关性

5.2.2 血吸虫病疫情与水位相关性

5.2.3 血吸虫病疫情与水淹时间相关性

5.2.4 血吸虫病疫情与NDVI相关性

5.2.5 血吸虫病疫情与各环境因子相关性结果分析

5.3 人类血吸虫病疫情与环境因子定量关系研究

5.3.1 人类血吸虫病疫情与水位因子之间定量关系研究

5.3.2 人类血吸虫病疫情与水淹时间之间定量关系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研究特色

6.3 研究中的不足

6.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传染病或寄生虫病。我国是日本血吸虫病流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关于血吸虫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血吸虫病的流行与防治方面。同时,关于血吸虫病与环境因子(水文特征、温度、植被等)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相关研究。研究表明环境条件是影响钉螺生存和血吸虫病传播的决定性因素。随着三峡工程的蓄水运行、气候的变化、退田还湖政策的实施等,有关洞庭湖区水和生态环境的改变对洲滩钉螺生存和血吸虫病的传播影响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开展。
  本研究拟以洞庭湖区为研究对象,以该区域血吸虫病疫情、MODIS以及水位等数据为基础,采用ENVI、GIS分析软件及其他统计学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洞庭湖区血吸虫病疫情及钉螺的时空变化特征及疫情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
  (1)洞庭湖区血吸虫疫情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洞庭湖区急性血吸虫病呈显著下降趋势,近几年已被控制在20例以内,并且青少年病例所占比例显著减小;人类血吸虫病疫情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1996~2003年间上升幅度极小,2003~2006年呈急剧上升趋势,2007年出现明显的下降后再次呈现显著的增长,并且2003年后疫情严重区域由靠近湖区向外扩张;耕牛血吸虫病1996~2003年间呈缓慢的增长趋势,2003年之后呈持续下降趋势,2010年较2003年下降了62.76%;且靠近湖区人类和耕牛血吸虫病疫情更为严重。
  (2)基于MODIS数据洞庭湖区钉螺可疑孳生地探测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MODIS遥感影像的多源信息水体提取方法在钉螺可疑孳生地探测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洞庭湖区潜在的钉螺孳生地面积呈显著的减小趋势,2007年仅为2003年的39.40%,2008年为2003年的40.10%;且2003年以后,东洞庭湖区和南洞庭湖区钉螺可疑孳生地有显著的缩减,西洞庭湖区2004年之后则表现为仅剩下零碎的区域适宜钉螺孳生。
  (3)洞庭湖区血吸虫病疫情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表明:近年来,洞庭湖区水面面积、水位、洲滩水淹时间等环境因子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且各环境因子与血吸虫病疫情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洞庭湖区10月份的水位和洲滩开始水淹时间与人群感染率之间存极显著的负相关性,其相关系数的平方分别达到-0.800和-0.773。且10月份的水位和开始水淹时间与人群感染率之间回归模型拟合效果良好,未来洞庭湖区人类血吸虫病的发展可以依据10月份的水位和开始水淹时间进行初步预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