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研究--以广州市新一轮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为例
【6h】

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研究--以广州市新一轮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图目录

表目录

导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研究思路、结构框架与主要内容

一、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二、主要研究内容

第三节研究难点、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难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创新

第四节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一、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二、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三、国内外文献研究评述

第一章基层社会管理的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基层社会管理的核心概念

一、社会和社会管理

二、城市社区管理与城市基层社会管理

三、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

四、模式、社会管理模式与社会管理模式创新

第二节基层社会管理的理论基础

一、“自由主义”视角下的社会管理思想

二、“国家干预主义”视角下的社会管理思想

三、“利益攸关者共同治理”视角下的社会管理理论

四、“政府服务”视角下的社会管理理论

五、“行政生态”视角下的社会管理思想

六、“技术应用”视角下的社会管理思想

七、各种视角下的社会管理思想(理论)评价以及本文的理论视角

第二章我国基层社会管理模式的实践与发展

第一节我国基层社会管理实践发展的阶段

一、建国后三种基层社会管理模式的演变发展

二、传统社会下的单位制和街居制管理模式

三、现代社区制管理模式对单位制和街居制的超越

四、行政生态学视角下的社区制发展走向

第二节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组织形式与架构

一、居民委员会

二、街道办事处

三、市辖区

第三节当前我国基层社会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工作重心

一、当前我国基层社会管理的基本原则

二、当前我国基层社会管理的工作重心

第四节当前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实践的典型模式

一、研究当前我国基层社会管理典型模式的意义

二、当前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典型模式

三、当前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典型模式的比较研究

第三章境外基层社会管理模式的研究和借鉴

第一节美国社会管理模式

一、美国概况及行政组织结构

二、多元化主体共同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三、美国社区非营利组织的运作机制

四、美国基层社会管理的特点

第二节日本社会管理模式

一、日本概况和行政组织架构

二、政府与社区居民组织合作的基层社会管理模式

三、日本基层社会管理模式的特点

第三节新加坡社会管理模式

一、新加坡概况和行政组织架构

二、政府主导的基层社会管理模式

三、新加坡的社会政策和社区工作

四、新加坡的基层社会管理经验

第四节香港社会管理模式

一、香港概况及行政组织架构

二、香港的社会福利政策

三、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基层社会管理模式

四、香港的基层社会管理经验

第五节境外基层社会管理模式的比较及经验借鉴

一、境外基层社会管理模式的比较

二、境外基层社会管理的经验借鉴

第四章广州市新一轮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案例

第一节广州市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广州市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工作的实施

一、广州市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试点工作的背景、指导思想和目标

二、创新工作开展前广州市基层社会管理存在问题的具体表现

三、广州市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试点工作的初步成效

第三节广州市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的具体案例

一、海珠区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工作

二、越秀区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工作

三、白云区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工作

第四节广州市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工作的深化

一、建立新型街道社区运行机制,完善组织体系

二、构建多元主体社区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

三、确立社区管理公众参与体系,形成治理格局

四、加强基层管理服务保障建设,提升工作效能

五、强化基层社会管理组织领导,推进改革创新

第五章广州市案例研究——成效、风险和优化

第一节广州市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试点工作的特点和成效

一、整合管理服务职能,构建“三位一体”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二、推广政府购买服务,打造多元主体的社区管理服务模式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街道社区的软件硬件服务环境

四、整合各类社区资源,形成社区服务的“协同共赢”合作机制

第二节广州市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的存在问题和风险分析

一、“重心下移”在制度设计上的争议

二、“三中心一队伍’’在功能定位上的争议

三、“重心下移”与减员增效的目标困局

四、全面实施“政府购买服务”的供需矛盾

五、“议行分设”模式下居民参与度不足的困局

第三节优化广州市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的思路设计

一、分级分类,市、区、街的合理分权

二、重心下移,区职能部门的“落地”

三、回到原点,街道办事处的“归位”

四、多方参与,社区管理服务的协同

五、夯实基础,城市电子化环境的完善

第四节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广州模式”

第六章我国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紧扣时代发展方向,与时俱进创新基层社会管理

一、基层社会管理创新要符合国家发展方向

二、基层体制改革要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相适应

三、基层社会管理创新要符合事物客观发展规律

第二节把握本地行政生态,因地制宜实施社会管理创新

一、社会管理创新与行政生态环境的关系

二、行政生态环境对社会管理创新的作用

三、社会管理创新促进行政生态环境转变

四、建立与行政生态相适应的基层社会管理模式

第三节确立以人为本思路,建立服务导向基层治理模式

一、以人为本是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原则

二、服务导向是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

三、多元化主体参与是基层社会管理的方向

四、以人为本、服务导向的基层社会治理经验

第四节加强法规制度建设,保障基层社会管理改革创新

一、我国当前关于各级行政组织体制的立法情况

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的法律规章建设

三、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制度保障

第五节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助力基层社会管理改革创新

一、以电子信息网络为手段,为基层管理创新提供技术保障

二、电子化环境建设应遵循的理念和基本原则

三、以社会管理创新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城市电子化环境

结论和展望

第一节研究结论

第二节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的学术成果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以广州市新一轮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为案例,实证研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如何加强和创新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工作的管理理论与实践问题。 文章在导论中首先介绍了选题的背景: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管理的复杂性和困难性不断加大,要求我们要用创新的思维和手段,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创新,从理论和实践上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然后介绍了本文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分析了本课题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介绍了以实证为主、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分析了有关基层社会管理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对当代中外社会管理的思想进行了梳理,将其分为六大视角下的社会管理思想:即“自由主义”视角、“国家干预主义”视角、“利益攸关者共同治理”视角、“政府服务”视角、“行政生态视角”以及“技术应用”视角下的社会管理思想六大类,并从中选取行政生态和共同治理视角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和分析工具。 第二章研究了我国基层社会管理的实践、问题与发展。首先介绍了我国在建国后社会管理实践发展的不同阶段;分析了我国当前基层社会管理存在的行政型、自治型、混合型等三种社区制模式。然后介绍了我国基层社会管理的组织形式与架构,包括社区居民委员会、街道办事处、市辖区等形式的历史沿革、性质、职能定位、在社会管理中的角色和作用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分析提出了以人为本、服务导向,协调发展、环境适应,扩大参与、居民自治,明晰职责、完善法制,渐进调适、科学创新等5项基层社会管理的基本原则;提出加大基层居民参与力度、加强基层管理法制建设、明确基层管理主体职责、健全基层社会服务功能、培育发展基层社会组织等5项工作重心。本章最后重点分析我国基层社会管理实践的4种具体模式,包括上海市为代表的行政主导模式、沈阳市为代表的社区自治模式、武汉市江汉区为代表的多方参与模式、深圳市盐田区为代表的议行分离模式,并对这4种典型模式进行比较和分析,为下文研究的广州市新一轮基层社会管理创新所形成的“广州模式”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 第三章对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地区)基层社会管理模式进行了论述和比较研究,分析出了一套可供广州市新一轮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和我国基层社会管理借鉴的经验:一是奉行“以人为本”的基层社会管理理念;二是建立服务导向的基层社会管理机制;三是完善基层社会管理的法规制度体系;四是打造多元主体参与的社区自治模式;五是以电子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六是大力培育基层社会管理的第三部门。 第四章以广州市2009开始的新一轮基层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为案例,阐述了广州市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背景、指导思想和目标,分析了试点工作开展前存在的问题,试点工作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以及下一步深入改革的方案,并以其中7条试点街道的创新工作为具体案例进行了讨论,包括海珠区沙园街“三中心一队伍”模式、江南中街“楼宇党支部十十分钟服务圈”模式、琶洲街“社区工作站十绩效考核”模式,越秀区北京街“社区信息化助力”模式,白云区京溪街“与市场组织合作”模式、同德街“专业社工介入”服务模式、三元里街“多元主体参与”服务模式。这7个案例是广州市新一轮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典型工作体现,其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在微观层面反映了广州创新的理论基石、工作思路和改革效果,为下一章对前期试点工作和下一阶段改革工作开展的分析研究提供了具体、直接的第一手资料。 第五章着重对广州市案例进行分析研究。首先分析了试点工作的特点和成效:整合管理服务职能、构建“三位一体”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推广政府购买服务、打造多元主体的社区管理服务模式,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街道社区的软件硬件服务环境,整合各类社区资源、形成社区服务的“协同共赢”合作机制等。然后分析了下一步工作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包括“重心下移”在制度设计上的争议,“三中心一队伍”在功能定位上的争议,“重心下移”与减员增效的目标困局,“政府购买服务”全面实施的供需矛盾,以及“议行分设”模式下居民参与度不足的困局。通过研究,提出了广州市为实现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目标而需要解决的理论和实践层面的问题:一是分级分类,市、区、街的合理分权;二是重心下移,区级职能部门的“落地”;三是回到原点,街道办事处的“归位”;四是多方参与,社区管理服务的协同,五是夯实基础,城市电子化环境的完善。 第六章在广州案例的研究基础上,推衍出普适性的加强和创新我国基层社会管理的路径选择:一是紧扣时代发展方向,与时俱进;二是把握本地行政生态,因地制宜;三是以人为本、服务需求为导向;四是加强法规建设,夯实制度基础;五是善用先进技术,为基层社会管理服务创新提供手段支持和智力保障。 最后一章中提出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按照行政生态学理论,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政治经济体制不同、社会文明程度不同,不同的社会沟通网络和符号系统的影响,决定着基层社会管理模式的不同选择,并对基层社会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在发展共同治理的社区制管理模式的前提下,需要建立起以居民为中心、服务为导向,利用电子化手段实现“条”“块”有效结合的管理模式。当前这种模式应该由政府主导、多元化主体参与治理,然后随着社会进步,逐渐向政府、社会组织、居民协作的混合型基层社会管理模式过渡,待将来社会高度发展和高度文明,政府则可以退出具体的基层管理,进化到自治型基层社会管理模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