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场馆政策阶段特点的研究
【6h】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场馆政策阶段特点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体育场馆政策研究的重要性

1.1.2 体育场馆政策研究的必要性

1.1.3 体育场馆政策研究的可行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基本概念界定

1.3.1 体育场馆概念

1.3.2 政策的内涵

1.3.3 体育场馆政策的概念

1.4 文献综述

1.4.1 体育政策相关研究综述

1.4.2 我国体育场馆研究综述

1.4.3 我国体育场馆政策的研究综述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法

2.2.2 逻辑分析法

2.2.3 内容分析法

2.2.4 比较分析法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场馆政策的分析

3.1 基于体育场馆政策内容维度的分析

3.1.1 20世纪70年代末的体育场馆政策

3.1.2 20世纪80年代的体育场馆政策

3.1.3 20世纪90年代的体育场馆政策

3.1.4 21世纪以来的体育场馆政策

3.2 基于体育场馆政策数量维度的分析

4 体育场馆政策的不同阶段及其特点

4.1 阶段划分依据

4.1.1 背景

4.1.2 体育的指导方针

4.1.3 体育场馆政策数量年度分布变化曲线

4.2 不同阶段体育场馆政策的特点

4.2.1 缓慢发展时期体育场馆政策的特点

4.2.2 改革探索期体育场馆政策的特点

4.2.3 平稳快速发展期体育场馆政策的特点

4.2.4 体育强国迈进期体育场馆政策的特点

5 结论与思考

5.1 结论

5.2 思考

5.2.1 体育场馆政策将逐步成为一个有机的多方合作系统

5.2.2 体育场馆政策将进一步细化、具体化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体育场馆在我国体育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物质依托。《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中提到,将使我国的各类体育场地到2015年达到120万个以上。改革开放以来,体育场馆数量的不断增加,质量的不断提高,设计更加先进,功能更加齐全,科技的不断投入,均离不开政策的实施与指导。本文主要运用文献法、内容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以1978-2014年共36年间,由中央层面政府部门颁发的与体育场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通知等政策内容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我国体育场馆政策的发展历程进行简单梳理,从数量和内容两个维度进行了分析。依据不同时期社会背景、体育指导方针的变化和历年来我国颁布的体育场馆政策变化曲线,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场馆政策发展历程进行了阶段划分,总结了不同阶段的体育场馆政策的侧重点及其特点。论文结论如下:
  第一阶段:缓慢发展时期(1978-1984年):内容上重视场馆的建设和使用。政策特点:城市化导向特点,教育导向特点。
  第二阶段:改革探索期(1985-1994年):内容是强调对外开放,提倡经营管理。政策特点:经济化和社会化导向特点。
  第三阶段:平稳快速发展期(1995-2008年):内容上注重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及资金投入,鼓励社会建设开发,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政策特点:市场经济与现代法治相互融合是其显著特点,亲民性导向凸显。
  第四阶段:体育强国迈进期(2009-至今):内容上注重场馆的科学管理运营和创新经营模式。政策特点:更加细化,具体化。
  我国体育场馆政策的颁布和实施将逐步成为一个有机的多方合作系统,内容上将进一步细化、具体化。
  本文通过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场馆政策的发展历程,旨在梳理其发展脉络,总结规律经验及特点,为今后我国体育场馆政策能够更加科学的指导体育场馆的规划、建设、使用及管理而服务,进而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