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对当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
【6h】

对当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绪言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国内外文献综述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2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现状

2.1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进程

2.2农业剩余劳动力形成的原因

2.3农业剩余劳动力滞留的经济代价

3国外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验教训

3.1两部门模式的经验与教训

3.2日本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功经验

3.3国外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的启示

4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4.1推行农村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

4.2制度创新

4.3实现农业内部吸收

4.4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4.5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4.6增加农民的有效需求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中国就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左右,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中国的基本问题,而农业和农民问题最根本的又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在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农村推力巨大,而城市拉力却远远不足.于是,随着中国工业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规模越来越大,滞留在农村的经济代价也日益升高.据估计,2000年底,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达18324.90万人,占农业总劳动力的54.94﹪,滞留的经济代价高达31411亿元.如果这部分劳动力不能从农业、农村中转移出去,不仅不利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而且会阻碍城市化的进程,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而且,数以亿计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也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安置,已经成为关系到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建设中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该文在评价两个经典的人口流动模型,分析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现状、寻找其形成原因,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实现其转移或生产性就业的建议,希望能为中国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有用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