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渊:《庄子》言道之喻象
【6h】

渊:《庄子》言道之喻象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前言

2 作为言道方式的喻象

2.1 “喻象”的含义

2.2 喻象中的“渊”

2.3 《老子》《庄子》中的言道喻象

3 作为道境深渊的原初机制

3.1 深渊:原初生存机制

3.2 寓所之执:深渊生命的不可能性

4 宅心于渊

4.1 藏渊于言

4.2 入渊之艺

4.3 梦渊:“喻象之象”

4.4 “寓所——深渊”的三重视阈

5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中国古代文艺美学中的“象”不仅象征、表达世间人事物等一切现象,更是含藏着古人对于天地万物变化之道的独特理解。《周易》“观物取象”并非是以物为对象进行模仿造形,而是在俯仰之观中通于万象的变化之道。“喻象”是艺术家有意为之的、言与意的融合体,重在以“喻”说明事物对象的某种意义或变化之理。老庄文本中的喻象都不是固定的对象,它没有自身的存在,永远在幻化之中,如道一般生成一切而又不被生成。在《庄子》文本中,不断变易、生成中的喻象成为天、人之际的道枢。诸种喻象之中,“渊”因其深、广、大的特点而更与道相契。渊之喻象作为言道载体,绝非现成的形象,而是具有原初生发、生命归还与存活的思想特征。与渊之喻象相应的,是深渊生命的道境原初机制。人居于此渊之中,与深渊的道境是互相构成、互相引发的超切关系。此深渊道境乃是人的真正居住寓所。人因为其意识心具有作茧自缚的一面,而使道心不断地被意识心所缚。如何宅心于渊,如何让道在一个人的生命中落实下来,在庄子这里就是游于艺,像鱼游回江湖中一样回归到深渊般静默的生命。忘掉人为的诸种不适,寻找生命之窍穴在其中游弋,与万象生命感通相联,相契于大道周流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