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调强放疗5年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回顾性研究
【6h】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调强放疗5年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回顾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

1.2手术及辅助治疗

1.3放射治疗

1.4随访

1.5统计学方法

结果

2.1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疗效

2.2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IMRT的放射剂量学特点

2.3 IMRT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2.4 IMRT的不良反应发生的单因素分析

2.5 IMRT的不良反应发生的多因素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回顾性评价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调强放疗(IMRT)技术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从2011年1月初到2014年12月末,对200例使用调强放疗(IMRT)技术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随访5年并观察急性和晚期放疗不良反应。并对临床疗效、放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放疗不良反应的高危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随访时间最短为1年,最长为5年。在随访患者中有125例患者随访为2年以上,2年局部区域复发率(LRR),远处转移率(DM)和无病生存期(DFS)分别为1.6%、6.4%和92.80%。3例(1.5%)患者观察到3级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1例(1%)患者发现2级急性放射性肺炎,3例(1.5%)出现了急性放射性食管炎。7例(3.5%)在放疗后出现上肢水肿。高血压病与内乳区照射是急性放射性肺炎的高危因素(OR=4.3,P=0.024;OR=1.8,P=0.042)。HER-2阳性是上肢水肿的高危因素(OR=2.4,P=0.032)。
  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使用调强放射放疗技术能减少正常组织不必要的的照射,从而降低放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有放疗不良反应危险因素的患者在放疗过程中应严格监测,调强放疗技术是一个可以选择的治疗方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