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TET2、TP53突变在去甲基化药物治疗髓系肿瘤临床疗效中的预测价值-Meta分析
【6h】

TET2、TP53突变在去甲基化药物治疗髓系肿瘤临床疗效中的预测价值-Meta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略词简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文献检索:

2、文献筛选:

3、文献纳入标准:

4、文献排除标准:

5、文献质量评价:

6、数据提取及统计学分析

结果与讨论

1、TET2突变对HMAs治疗MDS及相关髓系肿瘤临床疗效的预测价值

2、TP53突变对 HMAs 治疗 MDS及相关髓系肿瘤临床疗效的预测价值

参考文献

综述:MDS的表观遗传学基因突变及治疗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遗传学及表观遗传学的基因突变是参与恶性肿瘤发病的重要因素,与临床表现具有高度异质性的MDS及相关髓系肿瘤患者的特定发病表型密切相关。通过对各种基因突变的致病机制的研究,寻找预测药物反应的分子标志物,能够优化MDS及相关髓系肿瘤患者的治疗选择。目前去甲基化药物(HMAs)作为表观遗传学治疗药物的代表,主要包括地西他滨和阿扎胞苷,两者的共同机制是抑制DNA甲基转移酶(DNMT)的活性,使抑癌基因恢复去甲基化状态而重新转录与翻译,从而逆转恶性疾病的进展,已有多个研究表明某些基因突变能够预测去甲基化药物治疗MDS及相关髓系肿瘤患者的治疗反应;TET2突变造成造血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及分化紊乱,有可能是MDS及相关髓系肿瘤的源头性突变。TP53突变是公认的致癌因素。关于两者能否预测HMAs的疗效已有很多报道。但由于研究方法不同和局部样本的异质性,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因此,我们对已发表的研究结果进行了Meta分析,分别确定两者对HMAs治疗MDS及相关髓系肿瘤临床疗效的预测价值。
  研究目的:在接受HMAs作为一线治疗的MDS和相关髓系肿瘤患者中,分别系统的评估TET2或TP53突变与治疗总反应、总生存时间的关系,以确定有预测价值的分子指标,指导个体化治疗药物选择。
  材料和方法:全面检索PUBMED和万方数据库,符合以下3条标准的研究被纳入:①患者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系白血病、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之一,并接受HMAs作为一线治疗方案;②按2006版IWG标准评估治疗总反应(包括完全缓解、骨髓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伴血液学改善),AML按2003版IWG标准评估治疗总反应(包括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或提供了总体生存资料;③评估了基因突变情况与临床结局的关系。应用 Revman5.3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使用比值比(OR)评估TET2、TP53基因突变情况和治疗总反应的关系,使用风险比(HR)评估TET2、TP53基因突变情况和总生存时间的关系。Q检验和I2检验来评估研究间的异质性,研究间同质(Q检验P>0.1,I2=0)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研究间有异质性(Q检验P<0.1,I2>0)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统计量。敏感性分析(采用单项研究删除法)检测结果的稳定性。绘制漏斗图评估发表偏倚。
  研究结果:TP53基因突变者与未突变者相比,治疗总反应率更高(50.3%vs4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1.49,95%CI[1.03,2.15],P=0.03),但 TP53突变者的总生存时间显著降低(HR=2.49,其95%CI为[1.62,3.82],P<0.0001)。TET2基因突变者与未突变者相比,治疗总反应或总生存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总反应:47.6%vs45.1%, OR=1.23,95%CI[0.85,1.77],P=0.27;总生存时间:HR=1.10,95%CI[0.85,1.43],P=0.48)。
  研究结论:在接受HMAs作为一线治疗的MDS及相关髓系肿瘤患者中,TP53基因突变者可从HMAs治疗中获益,但HMAs并不能改变TP53基因突变导致的不良预后。另外,我们并未发现TET2基因突变具有预测HMAs治疗临床结局的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