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冬病夏治”——中医“治未病”的理论与实践
【6h】

“冬病夏治”——中医“治未病”的理论与实践

代理获取

摘要

临床部分:
   目的:根据中医“治未病”理论和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观点,采用“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防治缓解期小儿哮喘。通过观察经验方喘敷灵贴剂三伏穴位(大椎、双侧定喘、双侧肺俞、双侧脾俞、双侧肾俞)敷贴对缓解期哮喘患儿临床症状,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受体花环率(RBC-ICR),肿瘤坏死因子(TNF-α),非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gE),集落刺激因子(GM-CSF),Th1、Th2细胞因子IFN-γ、IL-4的影响,并与疗效确切的布地奈德气雾剂比较,探讨中药喘敷灵贴剂穴位敷贴防治缓解期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理,以证实“冬病夏治”疗法的科学性、有效性。
   方法:选取60例病例均来自2009年7月湖北省中医院儿科门诊就诊患儿,符合中、西医小儿哮喘缓解期诊断标准及病例纳入标准。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喘敷灵贴剂三伏穴位敷贴组和布地奈德气雾剂口服防治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儿均按中医哮喘缓解期分型标准及病情分级标准进行中医分型和病情严重程度分级。对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发病年龄、病程、病情、中医辨证分型等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观察期从2009年7月~2010年7月,共一年。观察组患儿分别在头伏、二伏、三伏的第一天以喘敷灵贴剂敷贴患儿背部大椎、双侧定喘、双侧肺俞、双侧脾俞、双侧肾俞等穴位;对照组单纯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200μg/次,12小时一次,连续3月。此外,患儿于第一次敷贴前及观察期结束后分别检测TNF-α、IgE、GM-CSF、IFN-γ、IL-4、RBC-C3bRR、RBC-ICR水平,比较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
   1.两组治疗后均能明显改善缓解期哮喘患儿的临床症状(P<0.01),两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2.观察组不同年龄段、不同病程及不同中医证型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经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3.两组均能显著升高缓解期哮喘患儿RBC-C3bRR和降低RBC-ICR水平(P<0.05),两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4.两组均能显著降低缓解期哮喘患儿血清非特异性IgE水平(P<0.01)和TNF-α水平(P<0.01),两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5.两组均能显著降低缓解期哮喘患儿GM-CSF水平(P<0.05),两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6.两组均能显著降低IL-4、升高IFN-γ水平(P<0.05),两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1.喘敷灵可显著改善红细胞免疫功能,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
   2.喘敷灵可调节患儿的细胞免疫状态,提高患儿免疫能力及抵抗力,改善症状和降低哮喘发作次数,减轻哮喘发作程度。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患儿T淋巴细胞的功能,从而调节T淋巴细胞分泌的IL-4、IFN-γ及其他细胞因子水平,抑制患儿IgE的合成来实现的;
   3.喘敷灵防治哮喘疗效确切,剂量准确,使用简便、卫生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实验部分: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改善过敏性鼻炎大鼠的搔鼻、喷嚏、鼻溢等症状,促进过敏性鼻炎大鼠的生长发育,改善过敏性鼻炎大鼠通气功能,降低过敏性鼻炎大鼠IgE及ECP水平,调节血清IL-2、IL-4、IL-6、INF-γ水平及ICAM-1、VCAM-1等指标的表达水平,从细胞分子水平探讨中药穴位敷贴对过敏性鼻炎的免疫调节机制,为科学有效地治疗过敏性鼻炎提供理论依据,证实“冬病夏治”疗法的科学性、有效性。
   方法:本研究将SD幼年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过敏性鼻炎模型组、地塞米松口服组、穴位敷贴组。
   敷贴药物组成:皂荚、白芥子、黄芪、辛夷花、苍耳子、细辛、延胡索、生姜汁。
   穴位选取:大椎、肺俞、脾俞、内关。
   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比较各组免疫球蛋白E(IgE)、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及细胞因子(IL-2、IL-4、IL-6、IFN-γ)、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的表达水平,观察各组鼻粘膜组织的病理改变及大鼠鼻粘膜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数。
   结果:
   1.实验组与模型组IgE水平比较,P<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西药组与模型组IgE水平比较,P<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3.实验组与西药组IgE水平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4.实验组与模型组ECP水平比较,P<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5.西药组与模型组ECP水平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6.实验组与西药组ECP水平比较,P>0.05,无显著统计学意义;
   7.实验组与模型组IL-2水平比较,P<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8.西药组与模型组IL-2水平比较,P<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9.实验组与西药组IL-2水平比较,P>0.05,无显著统计学意义;
   10.实验组与模型组ICAM-1水平比较,P<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11.西药组与模型组ICAM-1水平比较,P<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12.实验组与西药组ICAM-1水平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实验研究表明:实验组与模型组均能有效降低IgE水平,且实验组与西药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模型组均能有效降低ECP水平,但实验组较明显;实验组与模型组均能有效升高IL-2水平,但实验组较明显;实验组与模型组均能有效降低ICAM-1水平,且实验组与西药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