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汉英同传中思维模式对比及应对策略——以前总理温家宝在达沃斯论坛上的致辞为例
【6h】

汉英同传中思维模式对比及应对策略——以前总理温家宝在达沃斯论坛上的致辞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汉语和英语的思维模式差异

第一节 综合型思维与分析型思维

第二节 意象型思维与抽象型思维

第三节 主体意识与客体意识

第四节 螺旋型思维与直线型思维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释意理论与应对策略

第一节 释意理论

一、释意理论介绍

二、用释意理论应对汉英思维差异的合理性

第二节 具体方法

一、补充逻辑连接词

二、解释说明

三、转换语句视角

四、结构重组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应对策略的应用

第一节 逻辑关系不明确——补充逻辑关系词

第二节 成语俗语古文及中国特色词汇——解释说明

第三节 指代混乱——转换语句视角

第四节 表达习惯差异——结构重组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口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两种语言能否有效转换不仅取决于译员对这两种语言的把握,还取决于其对这两种语言所承载的思维活动的理解。语言与思维模式紧密相关,两者相互依存。不同的历史、地理、文化背景造成了使用不同语言的人群在表达同一主题时表达方式各异的现象。
  针对上述现象,译员应在口译过程中有意识地调整思维模式,以求产出更符合目标语思维习惯的译文。在汉英翻译中,较为地道的英语译文能更加准确、完整地表达源语者的思想,也有助于听众更好地理解源语所传递的信息。反之,晦涩、不恰当的英语表达则会影响听众对源语要点的记忆和对重点的理解。
  有鉴于此,本文旨在探讨英汉思维模式对口译的影响及应对策略,以期通过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使英语译文的更加地道、准确。本文以巴黎释意派理论为指导,根据不同情况总结出四种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并以前总理温家宝在达沃斯论坛的演讲为例,具体分析了汉英思维模式的差异对口译的影响,通过对具体语句的分析阐释了应对策略在汉英同传中的运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