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儒道释文化的时间观与唐代诗歌美学
【6h】

儒道释文化的时间观与唐代诗歌美学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时之“不朽”—儒家时间观与唐诗美学

第一节 “复古”与“仁”境

一、复古的美学风格

二、咏史与怀古的时间向度

三、时间在仁境中建构

第二节 永恒之域——“三不朽”

一、永恒的诗意探寻

二、感伤与叹逝的格调

三、时间在不朽中“绵延”

第三节 艺术之维——“比兴”

一、“比兴”传统的追溯

二、万物与四时的隐喻

三、时间在咏叹中积淀

第二章 时之“逍遥’’—道家时间观与唐诗美学

第一节 “自然之道”与逍遥

一、“道”的时间性追问

二、自然的时间观

三、逍遥的时间哲学

第二节 “混沌之美”——“齐物”

一、“道”的混沌艺术

二、齐物与混沌的时间之维

三、混沌的时间诗学

第三节 “清新淡泊”——“无为”

一、“道”的淡泊情怀

二、淡漠的时间观

三、自然的时间形态

第三章 时之“空寂’’—释家时间观与唐诗美学

第一节 “佛家涅槃”——“空”

一、时间与心灵的交融

二、空与寂的时间观

三、诗歌时间的空寂美

第二节 “美在生活”——“悟”

一、刹那即是永恒

二、悟与美的时间观

三、诗歌时间的本真美

第三节 “意境出场”——“境’’

一、瞬间开启的审美之域

二、境界中的时间观

三、诗歌时间的境界美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声明

展开▼

摘要

在文学的诸多体裁中,诗歌的时间观最最有代表性,时间锐利地被人们所感觉,笼罩于诗歌中,摇荡着心灵的感觉。而唐诗是诗歌中表现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的最佳典范,中国古代哲人诗人们以神思妙悟的方式去思考时间,将其宇宙化、价值化、生命化,达到尽善尽美的化境。传统文化视野下,对唐诗美学有着深远影响的时间观念主要集中在儒道释文化形态上。
  儒家的时间观本质就是艺术或生命在时间的历程中创造,在比兴和复古的形式下追求不朽的永恒;道家的时间观似乎显得高旷玄远,高妙的艺术才情背后是“道”与自然合一,与万物冥合;释家主张忘却时间,以心灵之悟体验世界空寂之美境。
  文章力图结合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儒、道、释三家文化来分析其对文学时间的影响,以及对于唐代诗歌美学建构的意义——首先从儒家文化视野的维度对文学时间观进行初步探寻,从比较以及命名中区别文学时间与其他时间的内涵差异;其次从道家文化视野层面,比较与儒家文化视野不同的文学时间观念;最后结合释家文化,分析文学时间的另一种存在方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