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的英语名词动用机制建构与解读研究
【6h】

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的英语名词动用机制建构与解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Introduction

Background of Study

Method of Study

Significance of Study

Chapter1Literature Review

1.1 Study Abroad

1.2 Study at Home

1.3 Summary

Chapter 2 Theoretical Basis

2.1 Origins of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2.2 The Basic Framework of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2.3 Network Types of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2.4 Optimality Principle

2.5 Prototype Category of Nouns

2.6 Summary

Chapter 3 Mechanism Construction andConstrual for English Denominal Verbs

3.1 The Classifications of English Denominal Verbs

3.2 Construction of Mechanism for English Denominal Verbs

3.3 Construal of Mechanism for English Denominal Verbs

3.4 Summary

Conclusion

Findings ofStudy

Limitationsof Study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语言表达更加生动与简洁,创造出名转动词。中外一些学者已经从语法,语用和认知三个角度对英语名词动用进行研究。在语法方面,学者主要从词法和句法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语用学学者强调语境对于名转动词产生的作用;认知语言学家主要从语义范畴和认知机制两方面进行研究。本文将主要应用概念整合理论来解释英语名词动用的转换过程。
  Clark& Clark将英语名转动词分为九类。作者根据概念整合理论中输入空间中的不同,将英语名转动词再次进行分类。本文主要依据概念整合理论,从说话者和听话者两个角度进行建构认知模型。从说话人的角度,输入空间 I是名词原型范畴,输入空间II是动词的原型范畴,类属空间是原生名词抽象特征,最后在合成空间中生成名转动词的意义。从听话人的角度,输入空间 I是动词的原型范畴,输入空间II是名词的原型范畴,类属空间是原生名词的抽象特征,最后在合成空间中生成名转动词的含义,从而理解说话人的意思。
  本文主要从词语,句子和文化三个维度对名转动词的认知机制进行解读。在词语维度上主要应用突显理论。认知语法认为,名词通常是描述静态事物,对于事物的认知通常是通过总体扫描实现的。动词大多是描述动态动作,对于动作的认知主要是通过顺序扫描来实现。在名转动的过程中,名词的属性逐渐削弱,动词的属性逐渐增强。名转动后,原生名词的动词属性突显出来,但是名词属性仍然有残留。在句子的维度上,主要应用动作链理论来解释。具体说,原生名词在句子中作为主语或宾语,担当能量的发出者或承受者。当名转动词在句中作为谓语时,担当能量的传递者。在文化的维度上,主要概括一些影响名词动用生成和理解的文化因素。
  总之,通过研究发现,名转动词的意义通常是由原生名词的原型意义转换过来的。本文认为人们在英语名词动用的生成和理解的过程中,主要应用了概念整合理论,突显和动作链理论。弥补了先前学者研究的不足,也为今后词类转换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认知视角。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