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黑龙江省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对策研究
【6h】

黑龙江省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绪论

1.1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1.2艾滋病预防工作相关概念界定

1.2.1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

1.2.2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1.2.3高危行为和高危人群

1.3研究情况综述

1.3.1国外对艾滋病防治问题研究综述

1.3.2国内对艾滋病防治问题研究综述

1.4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1.4.1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文章主要结构

第2章黑龙江省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现状分析

2.1中国艾滋病防治基本状况

2.1.1疫情发展及当前特点

2.1.2防治措施与效果

2.2黑龙江省艾滋病疫情状况

2.2.1疫情分布状况

2.2.2流行特点分析

2.2.3流行因素分析

2.3黑龙江省艾滋病防治状况

2.3.1工作的开展情况

2.3.2组织机构及地方防治政策法规制定情况

2.4本章小结

第3章黑龙江省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问题分析

3.1黑龙江省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1疫情未得到有效控制

3.1.2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3.1.3多部门协调配合的局面尚未形成

3.1.4防治能力的不足

3.1.5社会防病意识的淡泊与歧视心理的严重

3.1.6危险因素的广泛存在

3.1.7信息收集与利用能力的不足

3.2黑龙江省艾滋病防治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

3.2.1政府的职责不清与重视不足

3.2.2防治观念的错位

3.2.3防治工作的不到位

3.2.4大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

3.3本章小结

第4章黑龙江省艾滋病防治的策略和措施

4.1明确政府责任

4.2完善防治网络和队伍的建设

4.3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培训活动

4.3.1加强在学生中的宣传教育

4.3.2加强农村偏远地区的健康教育

4.3.3加强对政府官员的宣传教育

4.3.4加强对防治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

4.4开展高危人群行为干预

4.5加强流动人口的防治

4.6提高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

4.7逐步消除社会歧视

4.8加强科研与对外合作

4.9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后记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艾滋病作为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已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尽管黑龙江省目前仍属于艾滋病低流行地区,但由于性乱状况严重、流动人口众多、周边国家疫情严峻等原因,存在潜在的流行趋势,尤其是近几年来,艾滋病在黑龙江省的疫情形势呈显著上升趋势,波及区域不断扩大。然而,黑龙江省对艾滋病防治工作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由于经费投入不足、部门间配合不协调、工作经验缺乏等原因,致使疫情未得到有效控制。本文在大量第一手调查资料基础上,通过与全国及其他地区相关情况的比较,对黑龙江省艾滋病流行形势、影响因素及防治状况进行了分析;运用公共部门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对黑龙江省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及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行了论证;并从艾滋病防治的公共属性及政府的公共责任角度出发,针对黑龙江省发病特点,借鉴国内外艾滋病预防的工作经验,提出了有效控制艾滋病疫情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即政府部门要明确责任、完善防治网络和队伍的建设、逐步消除社会歧视,防治部门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培训活动、开展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工作、加强流动人口的防治工作、提高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加强科研与对外合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