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俄汉颜色词“绿”的认知语义分析
【6h】

俄汉颜色词“绿”的认知语义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俄汉颜色词“绿”的认知语义分析

Cognitive Semantic Analysis of Color Term “Green” in Russian and Chinese

摘 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本课题研究的学术背景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1.3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理论

第2章 认知语义分析观概述

2.1经验观

2.2概念观

2.3百科观

2.4意象图式观

2.5原型观

本章小结

第3章 俄汉颜色词“绿”的认知语义对比分析

3.1 俄语颜色词“绿”的认知语义分析

3.2 汉语颜色词“绿”的认知语义分析

3.3 俄汉颜色词“绿”的认知语义对比

本章小结

第4章 影响俄汉颜色词“绿”语义共性及个性的因素

4.1影响俄汉颜色词“绿”语义共性的因素

4.2影响俄汉颜色词“绿”语义个性的因素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展开▼

摘要

认知语义分析是建立在体验哲学的基础上,着重从认知角度来深入探讨人类的思维,语言与身体经验、与外部世界之间的种种辩证关系,研究语言与认知模式、知识结构,与神经系统、心理、生物基础等之间的关系。随着认知语义学的发展,各种认知语义分析的观点应运而生。
  颜色词是不同语言所共有的,对颜色词的认知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范畴之一。本文在认知语义分析观——经验观、概念观、百科观、意象图式观、原型观、隐喻观、转喻观的基础上,从语义特征、转义方式、转义过程等对俄汉语中颜色词“绿”进行了认知语义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发现,颜色词的语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再只具有单一的自然意义,而是获得了所处社会的文化和社会意义。颜色词“绿”在俄汉语中,其意义既有明显的重叠,也有明显的差异。这反映了不同文化环境中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差异。究其原因,认知相同是因为人类进行认知的生理机制、认知方式等相同。认知相异,是源于中俄两国受不同的宗教文化的影响,两国的社会生活环境不同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