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哈尔滨市基本统计单位登记制度执行研究
【6h】

哈尔滨市基本统计单位登记制度执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统计登记的先进理念与做法

1.2.1 国际上的先进理念

1.2.2 我国城市的代表性做法

1.3 论文的总体思路、研究特色及研究方法

1.3.1 总体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特色

第2章 哈尔滨市基本统计单位登记制度执行情况

2.1 概述

2.1.1 法律依据和规定部门

2.1.2 基本统计单位的界定

2.2 登记内容和程序

2.2.1 登记时限

2.2.2 登记流程

2.2.3 信息的维护

2.2.4 信息的使用

2.3 改进基本统计单位登记方式的做法

2.3.1 简化程序,即时办理

2.3.2 深化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

2.3.3 实施与国际接轨的统计分类标准

2.3.4 建立了应用代码IC卡的登记方式

2.3.5 加强对数据管理系统的升级改造

第3章 哈尔滨市基本统计单位登记制度执行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基本统计单位登记制度本身的问题分析

3.1.1 配套法规线条较粗

3.1.2 监管机制不健全

3.1.3 证书效用单一

3.2 基本统计单位登记制度执行主体分析

3.2.1 统计登记力量薄弱

3.2.2 基本统计单位数据库系统开发不够

3.2.3 行政记录搜集难度大

3.2.4 部门登记标准不统一

3.3 基本统计单位登记制度执行的目标群体分析

3.3.1 基本单位依法登记意识淡薄

3.3.2 对《统计登记证》的认知度低

3.3.3 权力与义务不对等

3.4 基本统计单位登记制度执行环境分析

3.4.1 缺乏知法守法氛围

3.4.2 社会各界对统计数据的质疑

第4章 推进哈尔滨市基本统计单位登记制度有效执行的对策

4.1 完善法律法规

4.1.1 法规的完善应体现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

4.1.2 法规的完善应有利于强化登记部门的权威性

4.2 构建跨部门数据管理系统

4.2.1 成立跨部门协调机构

4.2.2 使用统一编码、行业划分协调

4.2.3 建立统一识别的跨部门数据处理平台

4.2.4 发挥数据库对各部门工作的重要作用

4.3 推进登记流程重构

4.3.1 加强统计登记网点建设

4.3.2 优化登记流程

4.4 加强宣传力度

4.5 开发登记资源、延伸登记成果

4.6 加强登记人员力量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基本统计单位登记是政府统计机构对社会各类行业,各种经济类型和各种组织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机关和社会团体,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依法进行的注册登记制度。《哈尔滨市统计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应当持批准文件或者营业执照,按照统计登记的有关规定,到政府统计机构进行统计登记,并接受定期检查”。为进一步推进统计登记工作,2002年哈尔滨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哈尔滨市统计登记办法》并发布施行。
   多年来,哈尔滨市基本统计单位登记方式不断改善,如:随到随办、简化程序、技术升级、延伸服务内容等,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政府统计部门对基本单位的规范化管理。但是,在统计登记制度的执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社会认知度低、基本统计单位依法登记的自觉性不高、监管难度大等,从而导致哈尔滨市基本统计单位登记工作的开展一定程度上偏离了统计登记制度建立的初衷,急需纠正和解决。
   本文站在公共管理视角,围绕哈尔滨市基本统计单位登记制度执行现状及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同时,注重政策执行过程中管理与协作、管理与服务相统一的理念,借鉴国内外先进做法,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构建跨部门数据管理系统、推进登记流程重构、加强宣传力度、开发登记资源、加强登记人员力量的策略,以期达到推进哈尔滨市基本统计单位登记制度有效执行的目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