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模式中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6h】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模式中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引言

1.2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简介

1.3 国内外大气扩散模型研究进展

1.3.1 传统高斯扩散模型

1.3.2 改进的高斯扩散模型

1.3.3 新一代大气扩散模型

1.3.4 特殊环境下适用的模型

1.3.5 我国现行法规大气扩散模型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4.3 研究内容

2 大气污染的预测模式比较

2.1 新旧导则推荐的大气预测模式比较

2.1.1 各模式系统组成及原理比较

2.1.2 新旧导则推荐模式的主要特点比较

2.1.3 各模式预测结果比较

2.2 确定参数敏感性分析的预测模式

2.3 本章小结

3 参数选取及研究方法

3.1 参数的筛选

3.1.1 AERMOD模型系统参数筛选

3.1.2 ELAA模型系统参数筛选

3.2 研究方法

3.2.1 敏感性分析方法

3.2.2 数据处理方法

3.3 本章小结

4 数据分析

4.1 AERMOD模型系统中参数敏感性分析

4.1.1 AERMOD模型中点源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4.1.2 AERMOD模型中面源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4.1.3 AERMOD模型中体源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4.1.4 AERMOD模型中线源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4.2 EIAA模型系统中参数敏感性分析

4.2.1 EIAA模型中点源排放强度敏感性分析

4.2.2 EIAA模型中点源烟筒几何高度敏感性分析

4.2.3 EIAA模型中点源烟筒出口烟气温度的敏感性分析

4.2.4 EIAA模型中点源烟筒出口直径的敏感性分析

4.2.5 EIAA模型中点源烟筒出口烟气量的敏感性分析

4.2.6 平均风速(U10)的敏感性分析

4.2.7 环境大气温度(Te)的敏感性分析

4.3 相同参数在不同模式中的敏感性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在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评价中,最重要的步骤是根据排放源强等污染源参数和当地气象数据,按照一定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模式,通过计算得出污染物浓度预测值。
  本文旨在,在以往项目中气象及污染源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模拟计算,对AERMOD模型系统和EIAA模型系统中参数的敏感性进行分析。推算拟研究的大气预测模式中参数的敏感性,对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有重点的收集相关资料起到了指导作用;同时对于一些不准确的参数所导致的误差也可以做出比较合理的评估。进而精化环评工作中的大气预测部分。
  对AERMOD模型系统中各类型污染源的参数敏感性的研究结果如下:
  1.点源参数敏感性排序如下:烟囱几何高度(H)>点源源强(Qs)>出口烟气温度(Ts)>出口烟气流量(Qv)>烟筒出口内径(d)。在环境影响评价收集污染源资料过程中,要注意烟筒的几何高度、污染源强的准确化。
  2.面源参数敏感性排序如下:面源平均高度(H-s)>面源源强(Qs)>面源边长Ls(或半径R);收集资料时要注意,面源平均高度和源强的准确化;另外,近似矩形面源的旋转角度改变,也会引起预测结果有所变化。
  3.体源参数敏感性排序如下:体源源强(Qs)>体源边长(Lb)>体源平均释放高度(H-b);收集资料时要注意源强的精确度。
  4.线源参数敏感性排序如下:线源平均高度(H-h)>线源源强;线源平均高度的敏感性较大,要注意观测。
  对小静风条件下EIAA模型系统中点源参数的敏感性分析结论如下:
  1.各污染源参数敏感性排序如下:烟囱几何高度(H)>点源排放强度(Qs)>烟筒出口烟气量(Qv)>烟筒出口直径(d)>烟筒出口烟气温度(Ts)。
  2.各污染气象参数敏感性排序如下:距地面10m高处的10min的平均风速(U10)>环境大气温度(Te)。
  3.在小静风情况下,收集资料时要注意,烟筒几何高度和排放强度要精确;统计平均风速时,建议保留两位小数;统计环境大气温度(Te)时,可精确到个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