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樟颈曼盲蝽的生物生态学习性及寄生性天敌研究
【6h】

樟颈曼盲蝽的生物生态学习性及寄生性天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樟颈曼盲蝽的研究现状

1.3 樟颈曼盲蝽发生现状

1.4 试验地概况

2 樟颈曼盲蝽的生物生态学习性

2.1 研究方法

2.2 研究结果

2.2.1 分布及寄主

2.2.2 形态特征

2.2.3 若虫龄数及头宽值测定

2.2.4 生活史

2.2.5 生物、生态学习性

2.3 危害状

2.4 樟颈曼盲蝽自然种群生命表

2.5 不同世代种群变动规律

2.6 本章小结

3 卵寄生蜂的分类与鉴定

3.1 寄生蜂玻片标本的制作

3.2 新种记述

3.3 本章小结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樟颈曼盲蝽是樟树新害虫。近年来,先后在湖南、浙江、上海、安徽等地相继发生危害,在上海黄浦江沿岸水源涵养林以及市区行道绿化树上的发生及危害都有逐年加重之势,导致樟树叶片普遍出现许多褐斑并大量落叶,重则可使整树叶片基本脱光,对树势弱的危害严重,产生枯死枝。严重威胁上海市水源涵养林的健康发展。本论文研究了上海市水源涵养林内樟颈曼盲蝽(Mansoniella cinnamomi(Zheng et Liu,1992))的生活史和生物学习性,以及若虫的龄期划分和各龄若虫的形态特征。用若虫头宽值频次分布法结合形态特征研究表明,樟颈曼盲蝽的若虫共分5龄,1~5龄若虫的头宽值分别为(0.23±0.03)、(0.34±0.02)、(0.47±0.03)、(0.57±0.02)、(0.68±0.03) mm;同时,首次详细描述了各龄若虫的形态特征。樟曼盲蝽在上海地区一年发生4代,以卵在叶柄、叶主脉及嫩梢皮层内越冬,具有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编制了在上海地区的生活史表;详细观察了樟颈曼盲蝽成虫的羽化、交尾、产卵等习性和若虫的活动、取食及脱皮等习性,以及3个世代的生命表和不同世代的种群变动规律。确立了樟颈曼盲蝽的最佳防治时期,并提出了防治建议,为该害虫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了基础资料。研究还发现并描述了樟颈曼盲蝽卵期的一重要寄生性天敌新种,盲蝽长脉赤眼蜂Pterygogrammamansoniella sp.nov.。新种的所有模式标本保存于东北林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