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兴安岭落叶松白桦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优化技术研究
【6h】

大兴安岭落叶松白桦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优化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林分非空间结构研究现状

1.3.2 林分空间结构研究现状

1.3.3 林分空间结构指数

1.3.4 主要研究内容

1.4 经费来源与项目支持

2 研究方法

2.1 林分空间结构研究方法

2.2 林分空间结构参数

2.2.1 最佳空间结构单元

2.2.2 林木空间分布格局

2.2.3 林木个体大小差异

2.2.4 树种空间隔离程度

2.3 林分空间结构优化技术

2.3.1 保留木与择伐木确定原则

2.3.2 可进行择伐调整的林木

2.3.3 优化空间结构技术步骤

2.3.4 次生林培育模式

3 研究地区概况

3.1 调查地概况

3.1.1 自然条件

3.1.2 调查方法

3.1.3 调查地林分概况

4 样地林分基本空间结构研究

4.1 角尺度分析

4.2 混交度分析

4.3 大小比数分析

4.4 优化具体方案

5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研究以大兴安岭地区天然落叶松白桦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基于白桦林、落叶松林、针阔林三种林型的18块标准地的每木调查数据,以相邻木选取为4株的最小结构单元,通过角尺度、混交度、大小比数三个空间结构指数,按照三个林型进行空间结构分析,通过分析结果制定空间结构优化具体步骤。并以8号、14号两块标准样地进行具体优化模拟操作,检验优化方案。
  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混交林整体林木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且主要树种在林分中都属于聚集分布,但角尺度均值趋近于随机分布取值上限0.517,调整起来并不困难。根据白桦林和落叶松两种林型中具体树种的角尺度频率分布,说明天然混交林林木水平分布位置受树种组成影响较小。全部林分混交度弱,针阔林型混交度远大于白桦林型和落叶松林型,混交度越高林分稳定性越强,优化空间结构时,白桦林和落叶松林的树种组成向着针阔林方向调整,白桦林和落叶松林混交度的调整迫切。根据大小比数分析该地区大小分化程度属于中庸状态。
  根据3种林型选择3块代表的典型样地现况分析,空间结构优化方法为轻度择伐。在前面对全部林分、3种林型和3块标准样地具体空间结构分析基础上提出具体优化方案。优化后林分由聚集分布变成比较理想的随机分布,混交度有一定的提高。优化择伐能够短时间内改善林分的空间结构,而自然演替要达到这一效果则会需要很长的时间,经过择伐后的林木可以更充分的利用各种环境资源。
  本研究为大兴安岭落叶松白桦混交林空间结构优化提出具体方案,对调整林木水平分布格局,改善林木树种隔离程度的要求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