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术中联合I125粒子植入对中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分析
【6h】

术中联合I125粒子植入对中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中英词缩写对照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观察指标及数据处理

结果与分析

1 手术情况

2 术后恢复情况

3 随访情况

4 生存质量分析

讨论

1 I125粒子植入的原理及优势

2 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3 I125粒子植入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4 I125粒子植入的优势

5 I125粒子植入方式的选择

6 相关并发症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胰腺癌治疗进展

个人简历及在研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
  作为肝胆胰腺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道肿瘤。由于胰腺解剖位置和胰腺癌生物学行为特点,多数胰腺癌临床确诊时即为中晚期,肿瘤已经累及重要腹腔血管或已发生远处转移,无法行根治性切除;即使部分可行R0切除的胰腺癌病例,其手术效果也不十分理想,预后相对较差。在如今医疗环境下,迫切需要寻找一种能够广泛应用于胰腺癌治疗,且效果明显的治疗手段。传统的体外放射治疗和药物化疗,对于胰腺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因其副作用大,预后改善有限,使其效果并不令人满意。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I125粒子植入术的开展,为胰腺癌治疗带来了契机。I125粒子植入体内后,可长期存在于肿瘤体内,并持续发出射线杀伤肿瘤细胞,同时其手术操作简单,无需特殊设备及仪器,便于普遍开展的特点,使其有可能成为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新选择。
  目的:
  总结术中联合I125粒子植入的适应症、禁忌症,探讨术中联合I125粒子植入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相关并发症,同时分析联合I125粒子植入术对患者生存期及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从而评价I125粒子植入对中晚期胰腺癌的治疗作用。
  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于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肝胆胰腺外科行术中联合I125粒子植入的40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粒子组),研究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及生存质量,与同期我科单纯行常规手术的24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非粒子组)的临床病例资料对比,从而评价患者行术中联合I125粒子植入术的总体获益情况,最终确定该术式的治疗价值。本组40例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26例,年龄32~76岁,中位年龄66.2岁±8.2岁,术前肿瘤平均直径4.8±0.9cm,其中III期病例26例,IV期病例14例,腹痛为首发症状病例16例,黄疸为首发症状病例14例,6例为黄疸同时合并腹痛,4例为黄疸合并消化道症状,肿瘤位置位于胰头25例,位于胰体尾15例。
  结果:
  粒子组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植入粒子数为28~80粒,平均52.6±12.4粒,其中17例行胆肠吻合术,8例行胃肠吻合、胆肠吻合术,15例术中获得病理后仅行I125粒子植入术。非粒子组患者中,单纯行胆肠吻合术15例,胆肠吻合、胃肠吻合9例。粒子组40名患者均顺利恢复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发生胃瘫5例,胰漏3例,其中A级2例,B级1例,无C级胰漏发生,所有胰漏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术后并发症Clavien分级中,I级6例,II级2例,未发生围手术期死亡病例;非粒子组24位患者中,术后胃瘫5例,胰漏1例,其中A级1例,无B级、C级发生,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均顺利恢复,术后并发症Clavien分级中,I级4例,II级2例,未出现手术期死亡病例。粒子组首发症状缓解或消失为38例(95%),其中黄疸缓解率为100%,腹痛缓解率为90%,术后1月、6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7.5%、15%和2.5%,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为8.44±0.63月,中位生存时间7.00±0.34月。
  结论:
  1、对于无法行根治性切除的胰腺癌患者,I125粒子植入术能有效延长其生存时间,同时可明显改善其生存质量。
  2、患者术中联合行 I125粒子植入术,在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方面无明显增高,术中联合I125粒子植入术是一种相对较安全的治疗手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