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双源CT在评估胃癌术前T分期中的价值及新虚拟单能量成像对早期胃癌图像质量的影响
【6h】

双源CT在评估胃癌术前T分期中的价值及新虚拟单能量成像对早期胃癌图像质量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中引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评估胃癌术前T分期中的价值

材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 检查方法

3 图像分析及数据测量

4 手术及术后病理检查

5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胃壁分层测量碘含量对鉴别T1及T2-3期胃癌的价值

2 能谱曲线对鉴别T1及T2-3分期胃癌的价值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新虚拟单能量成像在早期胃癌显示能力中的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检查方法

3 图像分析及数据测量

4 手术及术后病理检查

5 统计学处理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MSCT对胃癌T分期诊断价值的研究进展

个人简历和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评估胃癌术前T分期中的价值目的:
  探讨双能量成像碘含量测定及能谱曲线在 T1及 T2-3期胃癌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行双源CT检查并经胃镜活检及手术病理证实的T1期及T2-3期胃癌患者57例,其中男36例,女21例,年龄27-79岁,平均年龄(57.66±12.78)岁。所有患者均在德国西门子双源 CT(SOMATOM Definition Flash)采用双能量模式进行双期增强扫描,将双能量数据传入西门子syngo.via.VA30A后处理工作站“Liver VNC”模式,将胃癌病灶分层测量动脉期及静脉期碘浓度,将黏膜层及黏膜下层规定为内层,肌层及浆膜层规定为外层,分别测量 T1及 T2-3期胃壁内层、外层和正常胃壁的碘浓度及其同层面主动脉的碘浓度,计算得出标准化碘浓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比较 T1及 T2-3期胃癌动脉期及静脉期胃壁内层、外层及正常胃壁标准化碘浓度的差异;测定动脉期及静脉期40-140keV(每隔10keV)胃壁内层、外层及正常胃壁的CT值,绘制能谱曲线,分析T1及T2-3期胃癌胃壁内层、外层及正常胃壁能谱曲线的走形特征。
  结果:
  57例胃癌患者中,T1期胃癌患者26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0例;T2-3期胃癌患者31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1例。病变发生于贲门者27例,位于胃体者15例,胃窦者15例。
  T1期胃癌动脉期胃壁内层、外层及正常胃壁的标准化碘基值分别为0.297±0.042、0.168±0.468、0.184±0.487,静脉期胃壁内层、外层及正常胃壁的标准化碘基值分别为0.790±0.074、0.342±0.073、0.374±0.058,T1期胃癌胃壁内层分别与外层、正常胃壁的动、静脉期标准化碘基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外层与正常胃壁动、静脉期标准化碘基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胃壁内层、外层及正常胃壁动、静脉期能谱曲线均呈下降型,T1期胃癌胃壁外层与正常胃壁能谱曲线走形相似,胃壁内层能谱曲线位于外层及正常胃壁上方,对应的能谱曲线较陡直,40~70keV时差异较大,随keV增大,走行平缓,差异减小;
  T2-3期胃癌动脉期胃壁内层、外层及正常胃壁的标准化碘基值分别为0.314±0.040、0.297±0.042、0.182±0.028,静脉期胃癌胃壁内层、外层及正常胃壁的标准化碘基值分别为0.747±0.070、0.692±0.124、0.368±0.041,T2-3期胃癌胃壁内层、外层两者分别与正常胃壁动、静脉期的标准化碘基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胃壁内层与外层动、静脉期的标准化碘基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T2-3期胃癌胃壁外层与内层能谱曲线相似,且均位于正常胃壁上方,对应的能谱曲线较陡直,40~70keV时差异较大,随keV增大,走行平缓,差异减小。
  结论:
  双源CT双能量成像胃壁分层碘含量测定及能谱曲线有助于T1及T2-3期胃癌的鉴别诊断,可提高胃癌术前精确T分期的准确率。
  第二部分新虚拟单能量成像在早期胃癌显示能力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双源CT新虚拟单能量成像对早期胃癌图像质量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经胃镜活检及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胃癌患者26例,其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27-70岁,平均年龄(57.15±10.51)岁。所有患者均在德国西门子双源CT(SOMATOM Definition Flash)采用双能量模式进行双期增强扫描,将动脉期双能量数据及常规120 kVp混能图像传入西门子后处理工作站(syngo.via.VA30A),应用新虚拟单能量软件(Dual energy Mono+)重建出40 keV、50 keV、60 keV、70 keV4组新虚拟单能量图像。分别测量5组图像胃癌病灶、正常胃壁的CT值和图像噪声,计算胃癌病灶相对于正常胃壁的CNR。对5组图像的总体图像质量、病灶显著性进行主观评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5组图像病灶的CT值、CNR和图像平均噪声值,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5组图像的总体图像质量及病灶显著性评分。
  结果:
  26例胃癌患者中黏膜内癌9例,黏膜下癌17例,病灶位于胃窦部8例,贲门部5例,胃小弯侧13例。40 keV、50 keV、60 keV、70 keV及120 kVp五组图像早期胃癌病灶的CNR分别为3.24±0.76、2.94±0.92、2.47±0.79、2.37±0.98及1.22±0.40,图像噪声值分别为(32.7±1.82)、(25.6±2.61)、(20.30±2.17)、(17.03±2.15)、(18.15±2.12)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4.654、227.05,P均<0.01)。50 keV组的CNR值均高于60 keV组、70 keV组和120 kVp组,与40 keV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 keV组噪声值低于40 keV组,但高于其他三组(P均<0.05)。5组图像总体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08±0.27)、(3.65±0.49)、(3.31±0.47)、(3.23±0.43)及(3.15±0.37)分,病灶显示能力评分分别为(4.15±0.67)、(3.92±0.48)、(3.27±0.45)、(3.08±0.27)及(3.04±0.2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5.343、70.426,P均<0.05)。50 keV组的总体图像质量评分均高于其他4组(P均<0.05),病灶显示能力评分亦高于60 keV组、70 keV组和120 kVp,与40 keV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2)。
  结论:
  双源CT新虚拟单能量成像可以显著提高早期胃癌病灶的对比噪声比,同时提高整体图像质量,从而有利于早期胃癌的检出及图像质量的优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