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智慧城市到智慧区域:场所互联网的数字服务》(第三章)翻译实践报告
【6h】

《从智慧城市到智慧区域:场所互联网的数字服务》(第三章)翻译实践报告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翻译任务描述

1.1 材料来源

1.2 作者简介

1.3 文本简介

1.4 选题意义

2. 翻译过程描述

2.1 译前准备

2.1.1 原文阅读和分析

2.1.2 译前准备工作

2.1.3翻译方法和辅助工具的选择

2.2 初稿修改的难点

2.3 审读、润色和定稿

3. 翻译案例分析

3.1 词汇层面

3.1.1 术语翻译

3.1.2 多义词的翻译

3.1.3 形容词的翻译

3.2 句法层面

3.2.1 名词化结构的翻译

3.2.2 被动语态的翻译

3.2.3 非限定式的翻译

3.2.4 长难句的翻译

3.3 语篇层面

4. 翻译实践总结

参考文献

英语原文

汉语译文

术语表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翻译材料选自《从智慧城市到智慧区域:场所互联网的数字服务》(From Smart City to Smart Region:Digital Services for an Internet of Places)一书的第三章“两个应用研究项目:信息通信技术的空间影响和潜力”(―Two Applied Research Projects:Spatial Impacts and Potentials of ICTs”)。节选文本主要以米兰大学城校园和包括波维萨校区和2015世博会场地在内的大米兰区为研究对象,探索信息通信技术的空间影响和潜力。该文本的翻译,对中国智慧城市和智慧区域的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本报告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材料来源、作品简介、作者简介、选题意义。翻译材料属于科技文本,语言风格准确、严谨、专业、逻辑性强。第二部分为翻译过程描述。笔者查阅城市规划、智慧城市领域的相关背景资料,帮助自己更好理解原文。通过专业词典和权威网站相结合的方式,确定专业术语的规范译名。对于长难句,采用拆译、增词、词性转换等翻译技巧进行句型重组。翻译之后,对译文进行了多次审读、润色,最终定稿。第三部分为翻译案例分析。笔者根据科技文本的翻译策略从词汇、句法、语篇三方面对文中遇到的难点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科技词汇的翻译,名词化结构、被动语态、非限定式、长难句的翻译,以及语篇翻译。第四部分为翻译实践总结。笔者认识到,要想做好科技文本的翻译,不仅要有优秀的中英文转换能力,还要广泛涉猎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善用网络和平行文本。
  本翻译报告旨在阐述翻译过程中遇到问题和所采用翻译策略,对翻译任务进行总结和反思,不仅提高了笔者的翻译能力,也希望能对从事该行业文本翻译的译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著录项

  • 作者

    苑瑞;

  •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

  • 授予单位 郑州大学;
  • 学科 翻译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夏莉,左英勇;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翻译;
  • 关键词

    科学技术类著作; 英译汉; 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