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研究
【6h】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关学生逆反心理的理论概述

1.1 相关概念界定

1.1.1 逆反心理

1.1.2 青春期逆反心理

1.1.3 思想品德课中学生逆反心理

1.2 发展心理学理论基础

1.2.1 认知发展理论

1.2.2 精神分析理论

1.2.3 行为主义理论

1.3 初中思想品德课与学生逆反心理的关联

1.3.1 课程特点与逆反心理的联系

1.3.2 课程内容与逆反心理的联系

1.3.3 教学方式与逆反心理的联系

1.3.4 考试方法与逆反心理的联系

第二章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及影响

2.1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调查

2.1.1 访谈的对象和方法

2.1.2 访谈的意义和目的

2.1.3 访谈的结果与分析

2.2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

2.2.1 学习认知、道德观念方面

2.2.2 政治信仰、个人信念方面

2.2.3 态度情感、行为表现方面

2.3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的积极影响

2.3.1 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

2.3.2 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2.3.3 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

2.4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消极影响

2.4.1 不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达成

2.4.2 不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2.4.3 不利于课堂氛围的高效营造

第三章 当前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分析

3.1 初中生自身因素限制

3.1.1 身体发展特征显著

3.1.2 心理发展规律特点

3.1.3 青春期矛盾心理交织

3.2 思想品德课教学制约

3.2.1 内容与实际生活脱离

3.2.2 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不足

3.2.3 学科评价方式唯一

3.3 教师教学因素的限制

3.3.1 教师综合能力欠佳

3.3.2 教学组织形式单一

3.3.3 课堂氛围缺乏趣味

3.4 家庭因素的影响

3.4.1 不合理的教育观念

3.4.2 不正当的教养方式

3.4.3 不协调的情感体验

3.5 社会大环境的浸染

3.5.1 不良政治风气的感化

3.5.2 不当社会舆论的引导

3.5.3 多元文化的冲击感染

第四章 预防和应对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策略

4.1 引导学生自主思想品德教育

4.1.1 加强自我品性修养和道德教育能力

4.1.2 提高自我情绪调控力和心理调节力

4.1.3 培养自我辩证对待和分析解决能力

4.2 优化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

4.2.1 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强学生理解能力

4.2.2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关心呵护学生成长

4.2.3 挖掘课程内容的趣味性,多元评价学习效果

4.3 提升思想品德课教师素质和教学技能

4.3.1 加强专业素质水平,全面协调发展

4.3.2 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4.3.3 掌握先进教学手段,有效利用技术

4.4 重视家庭思想品德养成教育

4.4.1 树立家庭教育观念,培养理性的思维能力

4.4.2 转变家庭教养方式,形成良好的心理特征

4.4.3 注重家庭情感衔接,养成稳定的情绪情感

4.5 改善社会大环境下思想道德风尚

4.5.1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5.2 树立正当社会舆论,发挥积极向上导向功能

4.5.3 弘扬民族文化建设,培育民族精神文化理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伴随青春期临近,初中生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变化日益显著。为适应学习和生活的变化,表现出敏感的思维方式和强烈的情感体验需求,特别是对初中生人格培养、价值取向以及自我认同等方面的需求迫在眉睫。思想品德课作为人文教育和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初中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起到中流砥柱作用。现实教学中对初中生品德习惯培养、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逆反心理是制约教学过程和学习效果的阻力之一。
  青春期阶段的初中生,由于身心特征变化显著,对周围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渴望以成人的思维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并不断彰显自我和展示个性。思想品德课以陶冶学生道德品质与人格修养、培养独立思维与能力、树立正确价值观为目标。处于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其自身特点与思想品德课之间的矛盾,造成他们对思想品德课的排斥与反感,进而使他们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产生逆反心理。具体表现为:拒绝接受正面教育、不服从教师教导、扰乱课堂秩序、顶撞父母等,严重者甚者危害他人和社会。因此,正视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问题,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和主动策略,预防并消除逆反心理负面影响,着实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切实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健全的教育氛围与环境,还需进行更深远的探索与实践。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现有理论研究为基础,综合分析初中生心理现状和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挖掘制约和影响初中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因素,从不同视角对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从初中生自身因素、思想品德课教师因素、家庭环境影响因素及社会环境角度进行归纳总结,利用目前教学手段、方式、方法,转化逆反心理消极因素,力求达成最优化的策略效果,有效预防并解决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