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等中医药院校护理本科四年制课程设置的研究
【6h】

高等中医药院校护理本科四年制课程设置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本课题通过对中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护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研究,了解中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护理本科课程设置的整体现状,并探索适合中医药院校护理专业四年制本科的课程设置,为高等中医药院校护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改革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依据。 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德尔菲(Delphi法)等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主要应用于理论研究、背景研究;比较研究法用以分析高等中医药院校护理本科四年制与五年制课程设置的现状;德尔菲法(Delphi)用于对高等中医药院校护理本科四年制课程设置进行论证。专家函询问卷设计过程中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小组讨论法。专家函询以匿名的形式进行。研究所得数据全部录入SPSS16.0,描述性统计分析用频数、构成比等表示:专家积极系数,用问卷回收率表示;专家意见集中程度用指标的算术平均数及满分比表示;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用变异系数和肯德尔和谐系数表示,并对肯德尔和谐系数通过卡方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 研究结果: 1.在中国23所中医药护理本科院校中,学制四年的院校有21所,占91.30%,其余2所院校为五年制,占8.70%。 2.在所获得的12所四年制中医药护理本科院校中,总学时数最多的为3445学时,最少的为2512学时;中医护理学基础课开设学时数最多的为324学时,最少的为48学时;护理学基础课开设学时数最多的为216学时,最少的为140学时;临床护理课程(包括内外妇儿护理学)学时数最多的为576学时,最少的为144学时;护理学基础课理论学时数与实践学时数之比最大的为3.8∶1,最小的为0.56∶1;中医类课程占总学时数百分比最大的为23.78%,最小的为7.64%;护理学基础开课最早的在第3学期,最晚的在第5学期;临床护理课程(内外妇儿护理学)开课最早的在第4学期,最晚的在第6学期;护理类相关课程始开课最早的在第1学期,最晚的在第3学期;专业基础课开课开课最早的在第1学期,最晚的在第3学期;毕业实习时间最长的为54周,最短的为27周。 在所获得的1所五年制中医药护理本科院校中,总学时数为2506学时;中医护理学基础课开设学时数为0学时;护理学基础课开设学时数为216学时;临床护理课程(包括内外妇儿护理学)学时数最多的为380学时;护理学基础课理论学时数与实践学时数之比为1.84∶1;中医类课程占总学时数百分比为10.38%;护理学基础开课在第4学期;临床护理课程(内外妇儿护理学)开课在第5学期;护理类相关课程始开在第4学期;专业基础课开课在第1学期;毕业实习时间为45周。 3.本研究专家函询问卷第一轮和第二轮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5.71%、90.00%。专家权威程度公共基础课部分为0.883,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部分均为0.903。 4.第二轮专家函询课程条目的专家协调系数的显著性检验P<0.01,协调系数具有显著性,表明全部专家在条目重要性程度的意见协调,预测结果可取。 5.初步建立了高等中医药院校四年制护理本科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基础课15门、专业基础课9门和专业课23门,共计47门课程,2610学时。 研究结论: 1.目前中国各高等中医药院校护理本科专业名称设置不统一,不规范,存在一定差异。 2.初步建立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护理本科四年制课程设置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 3.针对护理专家在本研究初步建立的课程设置学时数方面存在的分歧,研究者认为,教育主管部门应对此给予重视,可以邀请国内有关专家进行探讨,以逐步完善中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护理本科教育课程体系,促进课程设置改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