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王西麟《第四交响曲》研究
【6h】

王西麟《第四交响曲》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王西麟简介

二、王西麟交响曲概况

第一章 《第四交响曲》的创作背景和音乐表现

一、《第四交响曲》创作背景

二、《第四交响曲》音乐表现

1.第一部分“寻觅”与“彷徨”

2.第二部分“毁灭”与“抗争”

3.第三部分“挽歌”与“升华”

4.第四部分“抗争”与“希望”

第二章 《第四交响曲》创作技法分析

一、传统技法基础与创新运用

1.中国民间音调的引入与风格融汇

2.复调技法的运用

3.音乐结构分析

4.配器

二、现代创作技法分析

1.“音块”技法的运用

2.多元复调技法解析

3.配器的色彩感与力度感

第三章 王西麟《第四交响曲》的艺术价值

一、《第四交响曲》的思想内涵

1.《第四交响曲》的创作理念

2.民族性概念的扩展运用

3.悲剧性的震撼

4.生动的形象描绘

5.王西麟独特美学观体现

二、《第四交响曲》的意义

1.在王西麟个人交响曲创作中的意义

2.在中国当代交响曲创作中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王西麟先生是我国当代作曲界的重要人物之一,是为数不多的以交响乐创作为主的作曲家。他以七部交响曲的数量跻身中国交响乐创作的前列。他的交响乐作品在中国当代交响乐的创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其七部交响曲中《第四交响曲》不仅沿袭了他创作风格中毫不避讳表达悲愤情感特征,而且将现代技法与中国民间特有的梆子、蒲剧等地方元素与交响曲体裁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音块”“微复调”“噪音”等现代作曲技法在《第四交响曲》中被大量运用,民间元素和现代元素结合在一起深刻妥帖地表达出作曲家浓重的思想感情,不论是在对历史的回顾还是对未来希望憧憬的形象刻画上都表达的淋漓尽致。可以说王西麟先生的《第四交响曲》在音乐上、情感表达上、技法上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这种多重元素在交响乐体裁中融合的经典之作在中国交响乐作品中也是不多见的。《第四交响曲》更是以综合的作曲技法和浓重的悲剧性思想内涵在个人交响曲创作和我国交响曲发展历程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论文主体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从王西麟《第四交响曲》的创作背景和音乐表现两方面入手进行分析。音乐表现方面从《第四交响曲》单乐章结构中的四个部分的情感表现方面予以深层的解读。第二章从《第四交响曲》的传统技法和现代技法两大块进行具体的音乐本体谱例研究。第三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升到《第四交响曲》艺术价值的探讨。继创作理念、思想内涵的阐述后,在《第四交响曲》的意义探讨中结束全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