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平”精神与河南人的文化认同
【6h】

“三平”精神与河南人的文化认同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

(一)认同及其研究现状

(二)文化认同及其研究现状

(三)文化全球化及其研究现状

(四)“三平”精神及其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三平”精神与河南人的文化认同危机

一、“三平”精神提出的背景

(一)“被丑化的河南人”

(二)河南人的文化反思

二、河南人的文化认同危机原因分析

(一)农业生产为主,生产方式落后

(二)思想观念保守,小农意识浓厚

(三)人口流动频繁,文化辐射弱化

(四)社会舆论负面,损害河南形象

第二章 “三平”精神与河南人的文化内涵

一、“三平”精神与河南人的文化传统

(一)刚健勤劳,不畏艰险

(二)以和为贵,踏踏实实

(三)崇德重教,注重修养

(四)兼济天下,侠肝义胆

二、“三平”精神与河南人的现实追求

(一)“三平”精神是一种平而不庸的敬业精神

(二)“三平”精神是一种讲求大义的正义观念

(三)“三平”精神是一种朴素自信的人生哲学

(四)“三平”精神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导向

第三章 “三平”精神与河南人的文化认同机制

一、从全球着眼,转变文化心态

(一)培养更加开放的心态

(二)形成更加进取的意识

(三)培养更加创新的精神

二、从本土着手,重塑以“三平”精神为核心的现代河南文化特征

(一)各美其美,深入挖掘河南文化内涵

(二)美人之美,广泛汲取世界优秀文化的精髓

三、打造文化名片,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一)打造“典型”名片,发挥榜样引领作用

(二)打造“特色”名片,突出河南文化传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全球化背景下,随着现代性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展开,各种文化碰撞交流,不同价值观念摩擦冲突,作为构建社会整体性基础的文化认同面临被瓦解的风险,出现了世界范围的文化认同危机。面对危机,不同地区的人们开始在原有文化传统基础上,不断改造和丰富着自己的认同,维护着自己的特性和完整性。人们愈发重视发掘“我”和“他”的区别,试图联系全球人类状况,并通过对本土化和传统化主题的表达来认同自己,文化认同开始成为社会发展的焦点,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本文研究的是河南人的文化认同,就是河南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对符合其价值效用的外来文化的认可的过程。长期以来,面对着从传统农业社会向新型工业化社会转型的现实压力,传统的河南人、河南文化都处在一场史无前例的“价值被颠覆”的危机中,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社会对河南人的歧视以及河南人对河南文化认同感的缺失。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深入,河南人迫切希望提升自身形象,繁荣河南文化,增强河南文化的凝聚力,扩大河南文化的影响力。“三平”精神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也是对新时期河南人的文化认同做出的有益探索。
  本文综合运用文化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方法,以文化全球化理论为依托,从全球化着眼,从本土化着手,研究“三平”精神与河南人文化认同的一系列问题。文章通过深入调查和系统分析河南人文化认同危机产生的原因,指出经济发展落后、文化心态保守、文化辐射弱化、社会舆论负面等因素造成了河南人的文化认同危机。在正视河南人的文化认同需要面对的一系列问题的基础上,阐释了“三平”精神与河南人的文化传统和现实追求之间的逻辑联系,着重分析“三平”精神既代表了河南人刚健勤劳、踏踏实实、崇德重教、侠肝义胆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河南人平而不庸、讲求大义、朴素自信、积极向上的现实追求。在文章最后一部分,着重探讨“三平”精神与河南人文化认同有机结合的机制,提出转变文化心态,打造文化名片,重塑以“三平”精神为核心的现代河南文化特征等举措,力图重塑河南人的良好形象,增强河南人的文化认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