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清末民国义务戏考察(1906-1937)——以京、津、沪为中心的探讨
【6h】

清末民国义务戏考察(1906-1937)——以京、津、沪为中心的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及创新点

(一)研究现状述评

(二)创新点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义务戏”界定

(二)时期界定

(三)地区划定

第一章 义务戏在清末的起始

一、上海演剧筹赈的诞生

二、京津义务戏的出现

三、小结

第二章 民国时期(1912—1937)的义务戏

一、三种社会情境下的义务戏

(一)常态社会与义务戏

(二)自然灾害与义务戏

(三)战争与义务戏

二、从发展到成熟的演变

(一)频次逐渐增多

(二)规模相对较大

(三)管理渐趋成熟

(四)募集款项较多

(五)类型的多样化

三、小结

第三章 义务戏的属性

一、慈善公益性

(一)义务之名

(二)善款之源

二、社会网络性

(一)社会团体的参与

(二)梨园艺人为核心

(三)社会名流的支持

(四)报业传媒的推动

(五)票友的互动

三、剧种多样性

(一)京剧主导

(二)其他剧种

四、民间主体性

(一)民间为主导

(二)资金取用的民间性

(三)政府的角色

五、小结

第四章 对义务戏的评价

一、慈善公益的作用

二、艺人的价值体现

三、演剧抗战的作用

四、社会风俗的改良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义务戏是在中国近世才出现的一种新的戏剧演出方式,主要是有梨园艺人参加的不计报酬的义务演出。清末民国时期(1906-1937),由于时代的更迭和社会的演变,义务戏在京、津、沪三地的表现较为突出,并成为民众参与社会慈善公益事业的重要方式之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世社会变迁中的一个案例,义务戏体现了一定的价值内涵和文化意义。
  清末,随着近代社会的变迁,上海的先进士人受到西方演剧筹款的启发,同时在报人积极地呼吁下,并以“丁戊奇荒”为背景,最终促成了演剧筹赈的诞生。从此,通过传统戏剧的义务演出募款成为办理慈善公益事业的新渠道。相比而言,京津地区则是在戏剧改良和国民捐运动的作用下,以“惠兴女学事件”为契机,促成了义务戏的出现。京津地区义务戏的出现既拓宽了义务戏的社会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上海一地的局限,并为义务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民国时期(1912-1937)继承了清末义务戏的发展态势,并表现出了更多的内容。根据此时期的时代特征,从三种社会情境即常规社会状态、自然灾害状况、战争情况入手,共时性地分析义务戏在此时期的具体内容,可以窥见义务戏主要用于同行救济、助学助医、冬赈扶贫、灾荒救助以及募款抗战,等等。总体而言,民国时期(1912-1937)的义务戏举办次数逐渐增多、规模逐渐变大、募款能力逐渐增强、管理更加成熟、类型也多样化,呈现出了从发展到成熟的过程。
  透过清末民国时期(1906-1937)义务戏的具体情况,还可以看到义务戏主要表现为慈善公益性、社会网络性、剧种多样性和民间主体性等显著特征。同时,义务戏以慈善公益为灵魂、以梨园艺人为核心、以京剧为主要演出剧种、以民间慈善公益力量为重要支撑,多位一体、交糅并蓄,最终促进了义务戏的发展和繁荣。而这样的义务戏演出也正是近代城市慈善娱乐风尚形成的重要组成要素。
  义务戏作为传统戏剧在近世社会新陈代谢中诞生的一种慈善演艺形式,表现出了“寓乐于善”的良好品质;义务戏也是梨园艺人献身社会慈善公益事业的重要方式和主要活动;随着近世民族危机的严重,在爱国进步意识的引导下,民众通过义务戏积聚力量、筹募款项为抵抗侵略服务;同时,义务戏还起到了改良社会风俗特别是戏剧演出习俗的作用,而且有助于社会助益氛围的形成。义务戏作为一种实体性的演艺传媒,一定程度上也是戏剧文化近代转型的结果与表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