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阶段性康复训练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早期康复中的疗效分析
【6h】

阶段性康复训练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早期康复中的疗效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康复护理现状及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心脏瓣膜病是由于炎症、退行性改变、粘液性变性、先天性畸形、缺血性坏死、创伤等原因引起单个或多个瓣膜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瓣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心脏瓣膜置换术是治疗心脏瓣膜病的有效手段。瓣膜置换术后通过康复训练可以增加肌力,提高运动耐力,改善术后贮量,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量,恢复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在国外,设有心脏康复中心,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在心脏康复中心的康复治疗师、心脏专科医师、心理医师及护士的指导下进行全面系统的康复训练。国内文献报道,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早期康复是在心脏手术科室进行,主要以术后时间为依据,进行康复训练,而以运动类别及强度为依据进行康复训练的方法较少。
  目的:将阶段性康复训练方法应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早期康复中,验证该方法的实用性、有效性,从而寻找一种能促进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的、简便、易行且安全、有效的方法。为今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训练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本研究对象选取某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就诊心脏外科并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共80例,年龄在50岁~65岁,术后无严重心律失常。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后采用阶段性康复训练即:主动助力训练阶段、有氧运动训练阶段、大肌群参与训练阶段等三个阶段,对照组患者采用术后常规康复指导。测量工具包括:自觉劳累分级表(RPE)、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6min步行试验(6WMT)。自觉劳累分级表(RPE)分6-20级,用于康复训练时,指导患者主观评估用力程度达到12-16级,从而达到心血管训练效应;WHOQOL-BREF量表是测评患者生存质量,分别在患者术后脱离呼吸机后2小时和康复训练结束出院时,对两组患者测评。该量表从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领域四个方面给予评定;6min步行试验分别应用于两组患者开始第一次沿走廊步行训练时和康复结束出院时。最后利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
  2、脱离呼吸机后2小时,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康复训练结束出院时,实验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开始沿走廊步行运动时,两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5、康复训练结束出院时,实验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阶段性康复训练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中能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促进心功能恢复,具有实用性、有效性,可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