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微信健康教育在脑卒中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6h】

微信健康教育在脑卒中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研究背景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评价工具

4 质量控制

5 伦理原则

6 统计分析

7.技术路线

结果

1 失访率

2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的比较

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卒中知识水平的比较

4 两组患者出院指导依从性的比较

5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ADL评分的比较

6 两组患者满意度的比较

附表

讨论

1 微信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出院患者知识水平的影响

2 微信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出院指导依从性的影响

3 微信健康教育对出院脑卒中患者ADL水平的影响

4 微信健康教育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5 局限性

6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延续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脑卒中( stroke)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已成为全球人类面临的健康问题。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结构的到来,脑卒中的发病率在逐年攀升,且发病年龄有逐步年轻化的趋势。尽管医学诊疗技术和方法在不断的更新和提高,但脑卒中后的致残率却未有明显改善,70%-80%的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经过急性期的药物治疗之后,大多数患者选择回家进行康复,由于我国脑卒中患者及家属普遍缺乏疾病的相关知识,出院指导的依从性偏低,对于回家后所遇到的问题不能有效解决,继而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因此,出院后的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通过微信平台对出院脑卒中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观察对脑卒中疾病知识水平、依从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ctivitives of daily living)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为今后护理工作中实施延续护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自2014年12月—2015年5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5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常规给予健康指导,出院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通过微信平台实施健康教育。成立延续护理服务团队,建立脑卒中患者档案,由专人负责定期通过微信推送健康知识及随访8次,干预时间为3个月。观察研究对象干预前后的脑卒中疾病知识水平、对出院指导的依从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患者满意度有无统计学差异。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自身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情况、婚姻状况、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收入水平、有无合并症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疾病知识水平的比较
  出院时比较两组患者卒中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明显的可比性。出院3个月干预组卒中知识得分较出院时显著升高(P*<0.05);而对照组卒中知识得分较出院时升高不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知识水平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患者依从性的比较
  出院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指导依从性在控制烟酒(P<0.05)、康复锻练(P<0.05)、规律服药(P<0.05)、定期复查(P<0.05)四个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均衡饮食(P>0.05)1个单项无显著差异。
  4、两组患者ADL得分的比较
  出院时两组患者的ADL得分(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而经过3个月的干预后,两组患者与出院时相比,ADL得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5),且干预组患者ADL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5、两组患者满意度的比较
  出院后3个月,干预组患者对出院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为(86.92±9.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7.96±10.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微信健康教育在提高患者的卒中知识水平方面有显著效果。
  2、微信健康教育能使脑卒中患者在控制烟酒、康复锻炼、规律服药、定期复查方面的依从性显著提高,但在均衡饮食方面提高不明显。
  3、出院3个月后,对照组和干预组的ADL评分较出院时都有提高,但通过微信健康教育的实施,能使患者得到持续的康复和保健指导,干预组的ADL评分较对照组提高更加明显,且有统计学差异。
  4、本研究发现,脑卒中患者对出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较低,微信健康教育的实施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