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CCTV-9电视访谈节目《对话》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分析
【6h】

CCTV-9电视访谈节目《对话》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模糊限制语是模糊语言家族中重要的一员,自1972年莱考夫(Lakoff)提出模糊限制语这一概念以来,它进入到语言学各个领域并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不同的学者从多种角度对模糊限制语进行研究。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者对模糊限制语进行了初步探讨。伍铁平教授发表了“模糊语言初探”标志着模糊语言学在中国诞生。模糊语言学对各个领域的模糊现象进行了研究,而模糊限制语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
   电视访谈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节目,学者对其也十分关注,并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分析。但很少有学者对电视访谈中的模糊限制语进行研究,而关于英语电视访谈中的模糊限制语研究则更为缺乏。
   本文选用中央电视台第9套英语访谈节目《对话》为语料,主要以利奇的礼貌原则及布朗和列文森的面子理论为理论框架,对模糊限制语从语用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本文首先开篇提出了本文选题的研究问题、目的、意义、方法及对语料进行了说明。其次,本文回顾及归纳总结了近几十年来国外及国内学者对于模糊限制语的研究成果,概述了模糊限制语的定义、分类和作用。在此部分,本文对访谈节目的发展过程、类型和原则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第三章为本文的理论框架,本文对利奇的礼貌原则及布朗和列文森的面子理论进行了详细地描述,并举例说明各准则的用法。此部分最后对于中西方的面子的异同进行了简单的说明。
   第四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以《对话》为语料,从语用学的角度对模糊限制语进行实例分析,分别从主持人和被采访者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在访谈中双方采用模糊限制语遵守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的体现。本研究发现,在《对话》节目中,交际者都考虑到了对方或所涉及到不在场听众的面子。此外,本文简单统计了语料中模糊限制语的分布及出现频率。最后,作者对本文的发现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本文的局限及今后研究的建议。
   《对话》节目中的语言是交际中现代语言的典型,对此类语言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在交际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从而更好地运用模糊限制语及更清楚地意识到在现实生活中如何使用模糊限制语达到交际目的,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此外,从语用学角度对访谈中的模糊限制语进行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模糊语言的现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