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河北地方株ORF7基因的原核表达及ELISA方法的建立
【6h】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河北地方株ORF7基因的原核表达及ELISA方法的建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词表

1 引言

1.1 PRRS的病原学

1.1.1 PRRSV的一般特性

1.1.2 PRRSV的基因组特点

1.2 PRRSV基因组遗传变异特点

1.3 PRRSV流行病学与发病机制

1.3.1 PRRSV的流行病学

1.3.2 PRRSV的发病机制

1.4 PRRS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1.4.1 临床诊断

1.4.2 病毒分离

1.4.3 血清学技术

1.4.4 分子生物学技术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PRRSV河北分离株ORF5与NSP2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2.1 材料

2.1.1 病料

2.1.2 细胞

2.1.3 细胞培养用溶液

2.1.4 RNA提取用溶液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所用溶液

2.2 方法

2.2.1 病料处理

2.2.2 病毒分离培养

2.2.3 病毒基因组总RNA的提取

2.2.4 RT-PCR引物设计合成

2.2.5 反转录合成cDNA及病毒的PCR鉴定

2.2.6 ORF5和NSP2基因的扩增和测序

2.2.7 ORF5和NSP2基因序列的比对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病毒分离鉴定

2.3.2 ORF5和NSP2基因的PCR扩增

2.3.3 ORF5基因同源性及遗传进化树分析

2.3.4 NSP2基因同源性分析

2.4 讨论

3 PRRSV HB-XL株ORF7基因的原核表达

3.1 材料

3.1.1 质粒、感受态与限制性内切酶

3.1.2 RNA提取用溶液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所用溶液

3.1.3 目的基因转化用试剂

3.1.4 SDS-PAGE试剂

3.2 方法

3.2.1 病毒基因组总RNA的提取

3.2.2 PRRSV ORF7基因的RT-PCR扩增

3.2.3 PCR产物的回收纯化

3.2.4 原核表达载体pET-32a-N的构建

3.2.5 重组质粒转化

3.2.6 重组质粒的鉴定

3.2.7 重组表达菌株的诱导表达及条件优化

3.2.8 SDS-PAGE分析

3.2.9 重组蛋白的可溶性检测

3.3 结果与分析

3.3.1 N基因的PCR扩增

3.3.2 阳性重组质粒的菌液PCR鉴定

3.3.3 pET-32a-N表达载体N基因测序鉴定

3.3.4 重组蛋白优化条件下的表达

3.3.5 重组蛋白的可溶性检测

3.4 讨论

4 PRRSV HB-XL株N蛋白的表达、纯化及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

4.1 材料

4.1.1 质粒

4.1.2 血清及抗体

4.1.3 试剂盒

4.1.4 SDS-PAGE用溶液

4.1.5 Western blot用溶液

4.1.6 间接ELISA用溶液

4.2 方法

4.2.1 重组蛋白的表达及纯化

4.2.2 纯化的N蛋白浓度测定

4.2.3 重组N蛋白的Western blot鉴定

4.2.4 PRRSV N-ELISA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

4.2.5 PRRSV N-ELISA检测方法的特异性试验

4.2.6 PRRSV N-ELISA的重复性试验

4.2.7 与商业化试剂盒对比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重组N蛋白的纯化

4.3.2 重组N蛋白的Western blot鉴定

4.3.3 PRRSV N-ELISA检测方法工作条件的确定

4.3.4 PRRSV N-ELISA检测方法的特异性试验结果

4.3.5 PRRSV N-ELISA检测方法的重复性试验结果

4.3.6 与商业化试剂盒检测结果对比

4.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引起的一种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呼吸道症状的传染病,又称猪蓝耳病。PRRS已成为当前困扰中国养猪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烈性传染病之一。本课题旨在从河北省本地猪场分离毒株,通过与Genbank上发表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对比,了解河北PRRSV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以本地分离株为基础,克隆表达编码PRRS病毒粒子中含量最多、免疫原性最强蛋白的ORF7基因,构建成熟的原核表达系统,并将表达的N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间接ELISA方法。
  本研究从河北省多地送检的疑似PRRS阳性病料进行RT-PCR鉴定,将确诊的阳性病料接种Marc-145细胞,然后连续传代。其中河北新乐市送检病料接种Marc-145细胞后经过5代盲传后,出现典型细胞病变(CPE),初步分离到一株病毒,暂命名为PRRSV HB-XL株。进一步对其ORF5与NSP2基因克隆测序,经同源性比较及系统进化树等分析,表明该毒株ORF5与NSP2基因与国内流行的缺失变异株遗传关系较近,与国内外经典美洲型毒株及基因重组毒株QYYZ遗传关系较远且与欧洲型LV毒株处于不同分支;ORF5基因编码的200个氨基酸的第13位、151位均为具有强毒特性的精氨酸(R),第137位为具有野毒特性的丝氨酸(S);与经典美洲株相比,该毒株NSP2基因分别发生3个碱基和87个碱基的不连续缺失。说明HB-XL株属于美洲型PRRSV并存在不断变异的趋势。
  设计1对添加酶切位点的特异性引物扩增PRRSV HB-XL株的ORF7全基因,并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连接,构建ORF7基因的原核表达系统pET-32a-N;将重组质粒转化入BL21感受态细胞,经IPTG的诱导表达,SDS-PAGE可检测到分子质量约为34.0kDa的目的蛋白;经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并对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诱导时间为4h,IPTG浓度1.5mM,诱导温度为37℃的条件下目的蛋白表达量最大。将表达纯化后的N蛋白作为包被抗原,按一定的稀释度倍比稀释。采集PRRSV阳性猪血清,按一定稀释度倍比稀释。测定各步骤反应的条件,成功建立ELISA方法。重组抗原包被浓度为2.23μg/ml,37℃1h或者4℃过夜;封闭液为2%的明胶,37℃封闭1 h;血清1∶80稀释,37℃作用1h;酶标二抗1∶1000稀释,37℃作用40min;底物(TMB)室温显色15min;若检测的OD450>0.363则为阳性,若检测的OD450<0.34则为阴性。该方法与商业化的美国IDEXX PRRSV抗体检测试剂盒的符合率为91.6%,其中相对敏感性为92.3%,相对特异性为90.4%,结果无显著差异。说明本研究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