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迁西县栗蘑产业发展研究
【6h】

迁西县栗蘑产业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2 迁西县栗蘑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2.1 发展历史

2.2 发展现状

2.2.1 生产规模

2.2.2 基地建设

2.2.3 栽培模式

2.2.4 替代料与品种

2.2.5 科技与宣传

3 迁西县栗蘑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3.1 优势分析(Strengths)

3.1.1 自然区位优势

3.1.2 资源优势

3.1.3 产品优势

3.1.4 技术优势

3.2 劣势分析(Weaknesses)

3.2.1 基础设施简易,生产效率偏低

3.2.2 生产方式分散,产业组织化水平不高

3.2.3 金融服务能力较低,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3.2.4 产业链条不长,精深加工发展不强

3.3 机会分析(Opportunities)

3.3.1 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3.3.2 京津冀一体化为产业发展提供契机

3.3.3 迁西县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为栗蘑产业发展带来机遇

3.4 威胁分析(Treats)

3.4.1 消费者认知度低

3.4.2 技术瓶颈

3.5 战略分析

4 迁西县栗蘑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4.1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4.1.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4.1.2 构建判断矩阵

4.1.3 一致性检验

4.2 影响因素分析

4.2.1 构建层次结构图

4.2.2 确定指标权重及建立判断矩阵

4.2.3 一致性检验

4.3 结果分析

5 发展迁西县栗蘑产业的经验借鉴

5.1 浙江省庆元县灰树花产业发展借鉴

5.1.1 推行股份合作制

5.1.2 实现智能化栽培

5.1.3 实现线上线下销售

5.1.4 重视灰树花食药开发

5.2 黑龙江省黑木耳产业发展借鉴

5.2.1 建立交易市场

5.2.2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5.2.3 建立产业集群

5.3 河北省平泉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借鉴

5.3.1 创新经营模式

5.3.2 打造名优品牌

5.3.3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6 促进迁西县栗蘑产业发展的对策

6.1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减轻主体负担

6.1.1 增加政府补贴

6.1.2 强化政府引导

6.2 加速产业组织发展,提高产业化水平

6.2.1 发展壮大龙头企业

6.2.2 发挥专业合作社作用

6.2.3 实现工厂化生产

6.3 加强技术支撑,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6.3.1 实现联合科研创新

6.3.2 健全技术推广体系

6.3.3 加强农民培训

6.4 强化市场推广,提高市场占有率

6.4.1 拓宽销售渠道

6.4.2 加强产品宣传

6.4.3 加强品牌建设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栗蘑作为特色食用菌品种,具有营养价值高、药用保健作用强的特点。迁西县作为河北省栗蘑主产区、全国栗蘑大县,栗蘑产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研究迁西县栗蘑产业发展为迁西县食用菌产业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撑,对全国栗蘑产业发展和食用菌产业发展有典型的借鉴意义。
  论文采用实地访谈调研法、电话访谈法等方法获得第一手资料,访谈迁西县7个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社长、3个食用菌办公室人员、18个种植栗蘑的农民,搜集到了迁西县栗蘑近5年的生产规模与出菇量、基地建设情况、栽培模式、替代料及品种情况、宣传推介方式等基础资料,成为对迁西县栗蘑产业发展研究的基础。
  论文首先回顾了迁西县栗蘑产业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的现状分析,栗蘑生产规模日趋扩大,结构逐步优化;政府对生产基地的扶持力度加大;林菌间作小拱棚模式、新型中型拱棚栽培模式、反季日光温室栽培模式、工厂化栽培模式4种栽培模式效果显著;新品种、新技术全国领先;品牌竞争力效果初显等。采用SWOT分析、AHP层次分析法、案例剖析法,得出迁西县栗蘑产业发展优势:自然条件好、板栗资源丰富、技术先进;劣势:基础设施简易,生产方式分散,政府支持力度弱,产业链条短;机遇:市场前景广阔、京津冀一体化、乡村旅游产业带动;威胁:消费者认知度低、技术瓶颈。借鉴相关产业发展指标,分3个层次,筛选出适用的各类评价指标15个,分析得出影响因素的顺序依次为市场消费因素、生产发展因素、政策扶持因素。借鉴浙江省庆元县灰树花产业、黑龙江省黑木耳产业、河北省平泉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成功经验,从而为迁西县栗蘑产业提供发展思路。
  综合分析发展迁西栗蘑产业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抓住机遇,规避劣势,迎接挑战,并从政府支持、产业组织、技术支撑、市场开拓4个方面提出以下对策建议:政府支持方面,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减轻主体负担;产业组织方面,加速产业组织发展,提高产业化水平;技术支撑方面,加强技术支撑,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市场开拓方面,强化市场推广,提高市场占有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