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三种微创治疗方法的对比观察
【6h】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三种微创治疗方法的对比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虽然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的金标准,但是其围手术期风险较高及术中风险较大,且术后尿流改道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及护理不便,进而患者保留膀胱的需求明显增高,这就促进了能保全膀胱的微创技术在治疗MIBC的不断发展进步。 目的: 比较TURBT、PVBT、LRC联合化疗治疗的综合治疗模式治疗MIBC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09.1至2012.02在新乡医学院第一、三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101例T2N0-1M0至T3N0-1M0期的MIBC患者,分为TURBT、PVBT、LRC三组,分别42例、31例、28例,比较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日及1、2、3、4、5年生存率。 结果: 1.三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TNM分期、肿瘤≧5cm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TURBT组手术耗时平均(62.74±22.39)min,PVBT组耗时平均(30.61±10.39)min,LRC组耗时平均(475.00±62.84)min,LRC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TURBT组住院日平均(7.19±1.29)d,PVBT组住院日平均(4.19±0.95)d,LRC组住院日平均(30.32±7.05)d,LRC组住院日也明显比两组长,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URBT组术中出血量平均(51.62±11.74)ml;PVBT组术中出血量平均(20.65±6.38)ml;LRC组术中出血量(779.64±122.28)ml;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三组1、2、3、4、5年生存率分别是,TURBT组:88.10%、83.33%、64.29%、52.38%、42.86%,PVBT组:87.10%、74.19%、62.29%、58.06%、48.39%,LRC组:85.71%、75.57%、64.29%、60.71%、5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对三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影响因素分析,组内肿瘤直径≥5cm、T3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 结论: 1.LRC、TURBT、PVBT结合系统化疗在治疗MIBC上是可行有效的。 2.肿瘤≥5cm、T3期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率的重要原因。

著录项

  • 作者

    王玉华;

  • 作者单位

    新乡医学院;

  • 授予单位 新乡医学院;
  • 学科 外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窦启锋;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肿瘤学;
  • 关键词

    浸润性膀胱癌; 微创;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