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会工作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育人职能研究
【6h】

社会工作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育人职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育人职能概述

2.1 高校思政课教师育人的基本理论

2.2 高校思政课教师育人任重道远

2.3 高校思政课教师育人的现实状况

第三章 高校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基本理论

3.1 社会工作的含义、发展历程和理论辐射

3.2 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基本方法和主要贡献

3.3 高校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关系

第四章 高校思政课教师育人与社会工作契合

4.1 高校思政课教师育人引入社会工作的理论依据

4.2 高校思政课教师育人运用社会工作的现实需要

4.3 高校思政课教师与社会工作者角色相近

第五章 高校思政课教师育人引入社会工作的路径

5.1 社会工作理念向高校思政课教师育人扩展

5.2 社会工作方法与高校思政课教师育人结合

5.3 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借鉴社会工作队伍建设经验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度重视,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原因之一是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力量之一的高校思政课教师缺少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方面的基本素质。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和可传递的技术,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师育人具有很强的借鉴性,可以有效地弥补“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育人效果不佳”这个不足之处,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育人的质量。育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之人、成为德才兼备之才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光荣使命,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是育人专家,需要增加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的素养。高校思政课教师育人与社会工作具有多方面的契合,高校思政课教师担任着的大学生思想进步的引导者、大学生学习资源的筹措者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者等角色与社会工作者角色相近。在社会工作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师育人引入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有利于秉承人本主义理念,培养学生的“自助”精神;对学生接纳、包容,培养学生自信心;注重个别化原则,培养学生的个人优势。学习社会工作方法,高校思政课教师育人要探索个案工作方法,采取小组工作方法,借鉴社区工作方法。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也要借鉴社会工作队伍建设的一些经验,拓展思政课教师的社会工作角色,强化社会工作专业素质培训,建立健全思政课教师育人工作运行机制,从而卓有成效地提高育人质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