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剑河钩藤优良品系筛选研究
【6h】

剑河钩藤优良品系筛选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钩藤概述

1.2钩藤的形态特征与生态学习性研究现状

1.3钩藤的光合生理研究现状

1.4钩藤药用成分研究现状

1.5钩藤育苗与规范化栽培研究现状

第二章 研究目的与意义

2.1研究意义

2.2研究目的

2.3研究方法

第三章 钩藤的性状研究

3.1材料与方法

3.2结果与分析

3.3小结

第四章 钩藤光合生理指标测定

4.1材料与方法

4.2结果与分析

4.3小结

第五章 钩藤药用成分含量与药材产量测定

5.1材料与方法

5.2结果与分析

5.3小结

第六章 系统选育初步研究

第一节 钩藤群体种中优良单株的筛选

第二节 剑河钩藤育苗方法研究

第七章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申请专利与发表论文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剑河钩藤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剑河县等地推广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本论文是以剑河县关口剑河钩藤基地引种的钩藤包括华钩藤[Uncaria sinensis(Oliv.) Havil.]、毛钩藤(Uncaria hirsutaHavil.)、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Miq.)Miq.ex Havil.]野生资源以及人工繁育的剑河钩藤为研究材料,对钩藤的农艺性状、光合生理特性、药用成分含量、种子萌发特性等进行了调查研究,系统选育出了具有优良性状的剑河钩藤优良株系,为剑河钩藤优良品系筛选打下基础。下面为主要研究结果:
  1、通过对华钩藤、毛钩藤、剑河野生钩藤及剑河钩藤4种不同类型钩藤的生长指标的测量。结果表明,剑河钩藤相比其他钩藤表现突出,植株强健,树体宽广,带钩枝条长,钩数多,钩型大,双钩率高。枝条最长可达10m。小枝四棱柱形,褐色,无毛。叶腋有成对或单生的钩,向下弯曲,先端尖,长约1.7~2cm。叶对生;具短柄;叶片卵形,卵状长圆形或椭圆形,长5~12cm,宽3~7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全缘,上面光亮,下面在脉腋处常有束毛,略呈粉白色,干后变褐红色;托叶2深裂,裂片条状钻形,长6~12mm。头状花序单个腋生或为顶生的总状花序式排列,直径2~2.5cm;总花梗纤细,长2~5cm;花黄色,花冠合生,上部5裂,裂片外被粉状柔毛;雄蕊5;子房下位。蒴果倒卵形或椭圆形,被柔毛,有宿存萼。种子两端有翅。
  2、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华钩藤、毛钩藤、剑河野生钩藤、剑河钩藤4种不同类型钩藤在晴天的各项光合生理生态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钩藤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单峰曲线,不存在“光合午休”现象,为典型的阳生植物,光合-蒸腾具有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与良好的线性耦合关系;PAR-Pn与PAR-Tr,Gs-Pn与Gs-Tr,Tl-Pn与Tl-Tr,Ci-Pn与Ci-Tr的回归直线形态非常相似;PAR、Gs、Tl和Ci四个因子与Pn、Tr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其中PAR是调控Tr与Pn的最主要因子。
  3、对钩藤(剑河野生钩藤、施秉野生钩藤、开阳野生钩藤、大田钩藤、剑河钩藤)、华钩藤、毛钩藤等7个类型单株进行了钩藤碱与异钩藤碱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剑河野生钩藤的钩藤总碱(钩藤碱和异钩藤碱)含量为0.5510mg/g、施秉野生钩藤为0.4641mg/g、开阳野生钩藤为0.4180mg/g、毛钩藤为0.4171mg/g、剑河钩藤为0.3842mg/g、大田钩藤为0.2744mg/g,华钩藤未检测出相关成分。
  4、对钩藤(剑河野生钩藤、施秉野生钩藤、开阳野生钩藤、大田钩藤、剑河钩藤)进行了测产,结果显示剑河钩藤单株枝条平均产量为5.15kg/株,叶片8.50kg/株;剑河野生钩藤枝条平均产量为3.42kg/株,叶片4.50kg/株;施秉野生钩藤枝条平均产量为2.83kg/株,叶片3.33kg/株;开阳野生钩藤枝条平均产量为3.17kg/株,叶片2.50kg/株;剑河大田钩藤枝条平均产量为2.00kg/株,叶片2.50kg/株。
  5、根据钩藤单株综合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分别给予不同的加权系数,采用加权评分比较法对华钩藤、毛钩藤、剑河野生钩藤及剑河钩藤综合平均打分比较,结果表明剑河钩藤(95)>剑河野生钩藤(89)>毛钩藤(87)>华钩藤(80),剑河钩藤综合性状优良,标记的植株为优良单株。
  6、对钩藤的育苗方法进行筛选,对比成活率、根系、长势等检测指标,发现漂浮育苗是目前钩藤育苗最合理有效的方式。对筛选出来的剑河钩藤优良单株种子进行漂浮板育苗,对钩藤种子萌发特性进行了检测,发现种子在45d左右开始萌发,萌发率达到95%以上;在浮盘水温24℃,空气湿度45%左右的环境下幼苗长势最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