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岩溶地区崩塌、滑坡、泥石流隐患点空间特征及其敏感性评价——以黔西南州为例
【6h】

岩溶地区崩塌、滑坡、泥石流隐患点空间特征及其敏感性评价——以黔西南州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与依据

1.2选题意义

1.3相关概念的界定

1.4国内外研究现状

1.5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自然地理概况

2.2地质地貌条件

2.3社会经济概况

2.4地质灾害概况

2.5数据来源

第三章地质灾害隐患点空间特征分析

3.1崩滑流灾害隐患点空间特征

3.2隐患点空间特征影响因子分析

3.3本章小结

第四章崩滑流灾害隐患点敏感性评价及区划

4.1评价单元选择

4.2评价原理与原则

4.3评价模型与方法

4.4评价结果与分析

4.5本章小结

第五章地质灾害隐患点敏感性管控建议

5.1开展地质环境普查与灾害隐患点监测

5.2地质灾害隐患点敏感性评价与区划

5.3合理布局“三生”空间与隐患点治理工程

5.4本章小结

第六章结论与讨论

6.1结论

6.2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地质灾害隐患作为岩溶山地丘陵区非均一性、不稳定的地质环境状态,在一定致灾条件下即可诱发地质灾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黔西南州地处南盘江造山构造区,陆源碎屑岩与碳酸岩镶嵌分布,皱褶、断裂带充分发育,岩土体完整性差,稳定性弱,地质灾害隐患分布点多面广,是贵州省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之一,也是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特征分析和敏感性评价的典型研究区域。为探究地质隐患点发育的空间规律及其敏感性特征,本研究以贵州省黔西南州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简称:崩滑流)灾害隐患点为例,采用加权信息量模型分析各类灾害隐患点(含灾害发生点)的空间特征及其与气候水文、地形地貌、岩层特征、地表覆被、人为干扰等因子的数量与空间相关性,同时,对隐患点的敏感性进行评价和区划,提出降低崩滑流灾害隐患点敏感性的综合管控建议,主要结论如下:
  1.研究区崩滑流灾害隐患点结构及其分布特征
  (1)在结构上,黔西南州地质灾害隐患点以滑坡为主,崩塌、泥石流次之,其数量依次为579处、338处和21处,三者分别占隐患点总数的61.73%、36.03%和2.24%。从各类隐患点结构来看,滑坡隐患点主要包括滑坡灾害点(513处),不稳定斜坡(40处)和潜在滑坡点(23处);崩塌隐患点主要由滑坡灾害点(147处)和危岩体(180处)构成;泥石流隐患点主要由泥石流灾害点(19处)构成。
  (2)在地域分布上,黔西南州崩滑流灾害隐患点呈现出集聚性与分散型的共同特征。隐患点密度最高值区位于安龙县龙广镇,其值达到0.678处/km2,其次为兴义市洛江乡、安龙县龙山镇及晴隆县长流乡,其他地区隐患点密度则较小,大部分地区在0.3处/km2以下。另外,崩塌隐患点集中分布特征明显,滑坡隐患点兼具集中与分散分布特征,泥石流隐患点则分布零散。
  2.利用统计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黔西南州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灾害的数量、规模和分布特征等进行统计、对主要影响因子筛选和量化,以揭示其空间分布与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
  (1)影响崩滑流灾害隐患点发育的关键因素为地表起伏度、土地利用类型和与建设用地距离等3个因子。其中,崩塌隐患点多主要分布于地表起伏度在1.063~1.138的林草地覆盖区,滑坡、泥石流隐患点多集中分布于地表起伏度在1~1.062之间的林草地覆盖区,三类地质灾害隐患点均集中分布于与建设用地距离在1000~10000范围内,表明灾害隐患点具有较强的空间选择性。
  (2)灾害隐患点与环境因子呈非线性相关性,其空间相关性具有因子区间选择性。以坡度与隐患点的相关性为例,崩塌隐患点与坡度的数量相关性满足一元二次回归模型:Y崩=-0.03X2+1.907X-8.711(R2=0.742)。滑坡隐患点则满足一元三次回归模型:Y滑=-0.004X3+0.256X2-3.171X-7.955(R2=0.918)。
  3.在确定评价因子后,依据自然断点法和以往相关研究成果对评价因子进行分级处理。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加权信息量模型,对研究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敏感性进行区划。在敏感性等级中,重度敏感区面积达到5956km2,其隐患点密度为0.08处/km2,属于研究区面积和密度都最大的地区,而极度敏感区面积仅有1349km2,相应的点密度却有0.07处/km2,此外,不敏感区和轻度敏感区为密度最低的地区,为0.02处/km2。
  4.针对不同敏感区分布特征,从敏感性管控的角度,制定综合性建议包括:开展地质环境普查与灾害隐患点监测;评价地质灾害隐患点敏感性与区划;合理布局生产、生活设施与隐患点治理。以期降低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敏感性,减少地质灾害事件的发生,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决策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