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贵州野生赤眼蜂种群鉴定及其生物防治潜能初步研究
【6h】

贵州野生赤眼蜂种群鉴定及其生物防治潜能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赤眼蜂野生种群的采集、鉴定方法

1.2 赤眼蜂种群的鉴定

1.3 赤眼蜂的生物学特性

1.4 利用中间寄主繁殖赤眼蜂

1.5 赤眼蜂防控害虫研究进展

第二章 研究路线及设计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2.3研究内容

2.4技术路线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贵州省玉米螟卵寄生蜂的采集、纯化及蜂种的保存

3.2 本地玉米螟卵寄生蜂的鉴定

3.3三种赤眼蜂本地种群在米蛾卵上寄生生命表的建立

3.4三种赤眼蜂对不同日龄玉米螟卵的寄生能力与发育适合度试

3.5东北赤眼蜂种群与贵州种群对不同日龄玉米螟卵寄生能力比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4.1贵州省玉米螟卵寄生蜂采集结果

4.2 玉米螟卵寄生蜂鉴定结果

4.3 三种赤眼蜂在米蛾卵上的生命表建立及分析结果

4.4 三种赤眼蜂对不同日龄玉米螟卵上的寄生能力

4.5 三种赤眼蜂对不同日龄玉米螟卵上的寄生能力种间比较

4.6 在不同日龄卵上的发育适合度

4.7不同地理种群三种赤眼蜂对玉米螟卵寄生能力比较

第五章 结论

5.1 全文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鳞翅目害虫是贵州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也是茶叶、薏苡、酒用高粱等特色经济作物的主要害虫。化学防治因具有使用方便、防效显著、杀虫谱广等优点,仍是目前常用的防治手段,但化学农药的大量不规范使用,农药残留、环境污染、害虫再猖獗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影响粮食作物,特别是经济作物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作为鳞翅目害虫的重要天敌,赤眼蜂在二化螟、玉米螟、黏虫、茶毛虫、茶尺蠖等害虫生物防治方面应用广泛,具有专一性强、环境友好等优点,是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生产中害虫防控的重要措施。贵州具有独特的地理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丰富,赤眼蜂等天敌种类繁多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本研究针对贵州酒用高梁、药用薏苡、出口茶叶等特色经济作物及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无公害生产的重大需求,对贵州赤眼蜂种群进行采集、纯化、鉴定,并对其寄生潜能进行研究,筛选出优势蜂种,进行室内大规模饲养,为田间防控奠定基础。
  1.贵州省玉米螟卵寄生蜂的分离和鉴定
  采集贵州省玉米螟卵寄生蜂自然种群并进行分离纯化,应用赤眼蜂雄性外生殖器形态鉴定技术,确定了三种寄生玉米螟卵的赤眼蜂自然种群:玉米螟赤眼蜂、黏虫赤眼蜂和螟黄赤眼蜂。
  2.对比研究了三种贵州赤眼蜂的寄生潜能
  编制了三种赤眼蜂在中间寄主米蛾卵上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玉米螟赤眼蜂的净增殖率(R0)、平均寿命(T)、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分别为18.48、10.20 d、0.2861和1.3312;黏虫赤眼蜂的净增殖率(R0)、平均寿命(T)、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分别为31.40、10.13 d、0.3402和1.4052;螟黄赤眼蜂的净增殖率(R0)、平均寿命(T)、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分别为10.98、10.21 d、0.2346和1.2643。黏虫赤眼蜂在中间寄主米蛾卵上的各项寄生特性参数(R0、T、rm和λ)均优于其他两种赤眼蜂。
  3.不同地理种群赤眼蜂对不同日龄玉米螟卵的寄生能力比较
  比较研究了三种赤眼蜂不同地理种群(贵州种群和东北种群)对不同发育阶段(0、1、2、3、4日龄)玉米螟卵的寄生反应,玉米螟赤眼蜂和螟黄赤眼蜂贵州种群和东北种群在0、1、2、3、4日龄玉米螟卵上的寄生均没有显著性差异,黏虫赤眼蜂贵州种群和东北种群在3日龄玉米螟卵上的寄生量具有显著性差异,黏虫赤眼蜂贵州种群寄生量显著多于东北种群。
  4.三种贵州赤眼蜂种群对不同日龄玉米螟卵的寄生能力与发育适合度比较
  三种赤眼蜂对0、4日龄卵的寄生能力不存在差异,但黏虫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对1日龄卵的寄生量显著高于螟黄赤眼蜂;在提供2日龄卵时,黏虫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的寄生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显著高于螟黄赤眼蜂;在提供3日龄卵时,黏虫赤眼蜂寄生量显著高于玉米螟赤眼蜂和螟黄赤眼蜂。当提供不同日龄的玉米螟卵时,黏虫赤眼蜂更偏好2-3日卵,其次是1日卵;玉米螟赤眼蜂和螟黄赤眼蜂均未表现出明显的寄生嗜好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