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宽阔水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生物多样性研究
【6h】

宽阔水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生物多样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1.2苔藓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概况

1.4苔藓植物的生态系统多样性研究进展

1.5苔藓植物异质景观多样性研究进展

1.6苔藓植物的生态位

2宽阔水自然保护区概况和研究内容

2.1研究地区概况

2.2研究目标

2.3研究内容

2.4研究方法

3宽阔水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

3.1种以下分类单位的丰富度分析

3.2遗传多样性的特点分析

4宽阔水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4.1宽阔水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物种组成

4.2宽阔水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研究历史与结果分析

5宽阔水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生态系统多样性研究

5.1不同森林植被类型中苔藓植物的物种变化

5.2不同湿地类型中苔藓植物的物种变化

5.3农田生态系统苔藓植物的物种变化

5.4洞口弱光带苔藓植物的特点

5.5宽阔水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6宽阔水自然保护区异质景观苔藓植物分布

6.1宽阔水自然保护区异质景观中苔藓植物的物种差异

6.2宽阔水自然保护区异质景观中苔藓植物群落的α多样性

6.3宽阔水自然保护区异质景观中苔藓植物群落的β多样性

6.4宽阔水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的分布格局

7全文总结

7.1主要研究结论

7.2主要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I:44个样方中266种苔藓植物

附录II:266种苔藓植物在44个样方中的盖度

附录IV:52种主要苔藓植物重要值

附录V:宽阔水地区苔藓植物名录

附录VI: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展开▼

摘要

通过对宽阔水自然保护区进行苔藓植物标本收集和采集,共得到1119份标本,经鉴定,发现该地区有70科160属421种(含8变种、3亚种),其中藓类植物有41科120属299种,苔类及角苔类植物有29科40属122种。共有11个变种或亚种,遗传多样性在与其他9个地区比较中排列第四,其中光萼苔属的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种以下分类单位的特点是东亚成分比例最高,为54.55%,中国-日本成分占36.36%,表明该地区苔藓植物起源与日本关系密切;中国特有成分比例较低,仅为9.09%,说明该区苔藓植物种以下分类单位的特有性较弱。
  包含14个优势科和13个优势属,且单种科、单种属的比例较大。通过与其他9个地区的丰富度比较,该区科的丰富度位居第二,但其属、种的丰富度较低,这与宽阔水地区所含的单种科较多相关。属种相似性比较时,发现该地区苔藓植物与雷公山相似性最高,与尖峰岭相似性最低。第三次综合考察时的种变动率远比第二次考察小,且两次采集的标本中,优势科均以温带分布科为主。
  7种植被类型中,鹅耳枥-盐肤木林下的苔藓植物多样性最丰富,杉木林最低;杉木林和亮叶水青冈+多脉青冈林的Wilson-Shmida指数最高,且杉木林和其他5植被类型的Wilson-Shmida指数都较高;通过7种植被类型的相似性比较发现,亮叶水青冈-箭竹林和杉木-丝栗栲林相似性最高,亮叶水青冈+多脉青冈林和杉木林的物种相似性最小;不同植被类型的优势种有一定的相异性,但更突出的还是相似性。3种湿地类型中,河流生态系统的苔藓植物多样性最丰富,沼泽生态系统最低;河流和沼泽的Wilson-Shmida指数最高,种类差别最大, Bray-Curtis指数的变化趋势与Wilson-Shmida指数反映的结果一致。农田生态系统的优势科有丛藓科、金发藓科、青藓科、真藓科和灰藓科;有15种优势种,都是抗人类活动干扰的耐受性苔藓植物种类。洞口弱光带分布的是丛藓科、青藓科、羽藓科、灰藓科和凤尾藓科等耐旱或弱光的种类。
  苔藓植物分布与环境关系研究发现,乔木郁闭度、草本层盖度、凋落物盖度、坡向和生长基质是综合影响该地区苔藓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148种苔藓植物的生态位宽度在2以下,占总数的比例达到55.64%。计算43种苔藓植物生态位重叠值,结合它们的生态分布特征,将其分为3个生态类群。生态位重叠值小于0.5的两两之间高达871组,占总组数的96.46%,说明该地区苔藓植物的资源利用竞争较小或处于不同的资源状态而不存在竞争,能为苔藓植物生长提供丰富资源。
  森林、湿地、农田和洞口弱光带4种景观的苔藓植物种数差异较大;森林景观多样性最丰富,农田景观多样性最低;农田景观与洞口弱光带的Wilson-Smida指数最高,Bray-Curtis指数反映的不同景观之间差异趋势与Wilson-Smida指数一致。分布格局分为3个样方组:样方组1的景观类型较为混杂,样方组2主要表现为森林景观类型,样方组3主要表现为湿地和农田景观类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