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广西大瑶山西段铅锌矿床控矿构造条件探讨
【6h】

广西大瑶山西段铅锌矿床控矿构造条件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前言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1.2 研究目标、内容

1.3技术方案(技术路线;技术措施)

1.4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研究区大地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层

2.3地质单元与构造格局

第3章 研究区构造特征

3.1研究区构造特征与构造分析

3.2 研究区构造演化

第4章 研究区成矿构造系列与成矿系列

4.1 成矿构造类型划分及特征

4.2 成矿构造系列划分

4.3 研究区矿化特征与成矿系列

4.4 成矿构造系列与成矿系列的时空联系

第5章 研究区成矿构造模型与控矿条件分析

5.1成矿构造模型

5.2控矿条件分析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大瑶山西段是广西的重要矿化集中地带之一。早期的找矿工作主要是围绕出露于地表的矿体与矿化点周边进行。区内所出露的矿化露头多具构造成矿背景,过去相应的找矿思路也主要是针对与后期构造活动有关的MVT型矿床;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区域找矿工作的深入开展。本次工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大瑶山西段的区域构造和断裂构造的探讨研究,利用构造解析的方法,充分结合前人资料与研究成果,对矿化区的构造特征进行了归纳,分析构造控矿作用,建立成矿构造模型,对指导开展进一步找矿勘探工作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主要得到以下认识。 大瑶山西段是由象州断陷、龙胜断裂体系和宾阳—大黎断裂带等若干个二级地质单元所构成。大型构造在大瑶山西段深层泥盆系中有着比较良好的发育。 研究去内的盆地构造演化可分为4个阶段:①加里东期基底的褶皱回返阶段;②泥盆纪至早二叠世区域伸展与海相裂陷盆地的发育阶段;③晚二叠世一中三叠世晚期海相裂陷一坳陷盆地发育阶段;④中三叠世末期盆地发生多期构造变形阶段。 研究区内主构造线以近南北向和北北东向为主,北东向和北西向次之。以串珠状、雁列式等组合型式在平面上展现。宽缓褶皱在后期的变形过程中形成,局部出现基底与盖层之间拆离、滑脱,在盆地造山期构造活动及变形较强,出现强烈的挤压及逆冲构造特征,发育密集的线状断裂及褶皱带、强烈的弧形挤压构造带。 大瑶山西段成矿构造类型可分为同生沉积型、构造型。根据其成矿构造类型及其特征,将该研究区成矿系列划分为沉积型成矿系列与拉-张走滑型成矿系列。

著录项

  • 作者

    汪健;

  • 作者单位

    桂林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桂林理工大学;
  • 学科 地质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汪劲草;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广西; 山西; 铅锌矿床; 控矿构造;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