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弄拉典型峰丛洼地生态系统中青冈叶片水分生理生态研究
【6h】

弄拉典型峰丛洼地生态系统中青冈叶片水分生理生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状况

2.2 地层及地质构造

2.3 地貌与土壤及植被特征

第三章 峰丛洼地生态系统中青冈群落的小气候特征

3.1 材料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峰丛洼地生态系统中青冈叶片形态解剖特征比较

4.1 材料和方法

4.2 观察结果

4.3 讨论

第五章 峰丛洼地生态系统中青冈叶片生理生化特征比较

5.1 材料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6.1 全文结论

6.2 创新点和进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本论文分为前言、研究区概况、峰丛洼地生态系统中青冈群落的小气候特征、青冈叶片形态解剖特征比较、青冈叶片生理生化特征比较和结论六个部分。以广西弄拉峰丛洼地生态系统中不同地貌的青冈为研究对象,从青冈叶片的形态解剖和生理生化两方面的特征比较阐明典型峰丛洼地生态系统中不同地貌条件对青冈水分生理生态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峰丛洼地生态系统中小气候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具有典型性。山顶青冈群落内的湿度小,日平均相对湿度最高为71.6%,峰丛石山中部平均相对湿度最高为91%;顶部和中部的气温差高达5℃,土下5cm的温度差也有1.9℃;山中部群落内的相对光照强度只有1.82%,山顶的相对光照强度为37.37%,山中部所接受的光量仅为顶部的5.4%。2. 峰丛洼地生态系统中不同地貌青冈叶片形态解剖特征差异显著。山顶青冈下表皮毛比中部青冈的浓密且长。两者叶片的厚度和宽度、上表皮细胞个数、气孔指数、下表皮厚度、栅栏细胞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之间差异显著;山顶青冈栅栏细胞长柱形、海绵组织排列紧密、以及具有下皮层结构等,是对干燥或强光生境的适应。位于山顶的青冈受到水分的胁迫,在形态解剖上呈现出中生偏旱的结构。3. 通过对不同地貌条件下青冈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表明山顶青冈的含水量比山中部的高,但水分饱和亏和需水程度比山中部的低。山顶的小气候环境相对恶劣,青冈受到的水分胁迫比较严重,相反,山中部的青冈的需水程度比山顶的高。山顶青冈为适应干旱的环境形成各种结构,如缩小的叶面积、加厚的角质层、凹陷的气孔等,以降低它的蒸腾速度,能有效地控制水分的损失,而对水分供应不足的适应同时也降低了光合作用,因此,岩溶山顶青冈的径向生长速度要比山腰的慢的多。4. 青冈主要是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的红壤和黄壤上,其叶片的结构基本上属于中生叶类,显然是对这种总体环境的适应,但由于局部石灰岩的干燥环境,部分结构趋向旱化。青冈的各种形态解剖和生理生化指标说明青冈对峰丛洼地不同地貌引起的水分胁迫的响应是抵御干旱。上述研究表明,典型峰丛洼地生态系统中不同地貌的小气候差别很大,主要的影响因子是水分。因此,研究峰丛洼地生态系统中应注意不同地貌条件对植物水分生理生态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