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形态构造下的汉字典故类书籍设计研究——以《汉字百话》为例
【6h】

基于形态构造下的汉字典故类书籍设计研究——以《汉字百话》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一、引言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1.中国书籍形态设计的根源——汉字的出现

2.书籍形态设计正面临的难题

3.汉字典故类书籍设计存在的问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三)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1.研究的目的

2.研究的意义

3.创新点

(四)论文采取的措施

1.调查研究法

2.学科统筹研究法

3.对比分析法

4.功能分析法

二、书籍形态构造与汉字典故类书籍现状分析

(一)书籍形态构造的发展

1.国外书籍形态构造的发展

2.国内书籍形态构造的发展

3.国内外书籍形态构造横向对比分析

4.传统书籍形态与电子书形态纵向对比分析

(二)汉字典故类书籍构造现状分析

1.汉字典故类书籍概述

2.汉字典故类书籍的需求性

3.国外汉字典故类书籍设计分析

4.国内汉字典故类书籍案例分析

5.国内典型书籍案例分析

6.汉字典故类书籍与其他类别书籍的区别

三、汉字典故类书籍形态构造研究与表现方法剖析

(一)书籍形态构造的概念和语境

1.书籍设计的概念

2.书籍设计与书籍装帧的区别

3.书籍形态概念

4.审美形态概念

5.现代书籍美学的价值标准

6.“世界最美的书”的评削标准

(二)汉字典故类书籍形态设计思维模式分析研究

1.内容构造精简易读——核化表现法

2.内容构造复合诱导——复合表现法

3.设计理念下的汉字典故类书籍形态设计思维表达形式

(三)汉字典故类书籍内容构造特点分析

(四)形态下汉字典故类书籍形态特征

1.设计阅读上的实用性

2.归纳获取上的文化性

3.展现阅读上的审美性

(五)汉字典故类书籍形态与阅读关系研究分析

1.读者主观能动阅读体验研究分析

2.汉字典故类书籍形态内在构造的阅读方式

(六)汉字典故类书籍形态的全方位整体构造系统表现解析

1.汉字典故类书籍形态设计平面构造形式

2.汉字典故类书籍形态设计三维构造形式

3.汉字典故类书籍形态设计多维构造方法

4.汉字典故类书籍形态空间结构对读者产生的心理空间形态

5.汉字典故类书籍形态功能——五感设计

(七)书籍形态的创新探究

1.书籍形态设计变革

2.书籍审美形态升华

四、基于形态构造中的汉字典故类书籍设计策略与创新原则

(一)汉字典故类书籍设计策略

(二)读者的阅读体验调研

(三)汉字典故类书籍设计空间形态构造与表现策略

1.汉字典故类书籍设计的视觉空问表现

2.汉字典故类书籍设计的展示空间表现

3.汉字典故类书籍没计的心理空问表现

(四)形成汉字典故类书籍形态构造设计的创新原则

1.利用展示方式强化汉字典故类书籍视觉表述的独特性

2.利用材质与E¨刷L艺强化议字典故类书籍可触摸的特性

3.利用阅读心理提炼别具一格的汉字典故类书籍“味道”

(五)汉字典故类书籍新形态构造的深度探索

1.读者需求

2.工艺创新

3.材料与技术表现

(六)汉字典故类书籍形态空间设计的形式美感体现

1.汉字典故类书籍形态空间设计的变化与统一

2.汉字典故类书籍形态空问设计的对比与和谐

3.汉宁典故类书籍形态空间设计的整体与局部

五、创新实践设计——《汉字百话》书籍装帧设计

(一)《汉字百话》书籍简介及资料剖析

1.《汉字卣话》简介

2.资料分类整理

3.汉字趣味性表现与刨新

(二)《汉字百话》书籍设计形态构造物化过程

1.《汉字百话》书籍形态构造的物性设计

2.《汉字百话》书籍形态构造的物性设计的表现手法

3.《汉字百话》书籍形态构造的物性设计的材质表现

(三)《汉字百话》书籍形态构造表现要素的运用

1.文字编排

2.可视图像的表达

3.色彩性格的准确性运用表达

4.印刷材料性格的选择和把握

5.时间——“时间”概念的信息编辑思维方式

(四)《汉字百话》书籍设计形态构造表现的技术支持

(五)《汉字百话》书籍设计信息传达的整体构造表现

1.《汉字卣话》书籍内容的整体构造表现

2.《汉字百话》书籍五感设计表现

(六)《汉字百话》书籍设计构造与表现的意义及总结

六、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书籍设计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随着高科技发展和信息数字化的媒介发达,书籍形态的创新也层出不穷。一本书的设计是否成功不仅仅靠外在魅力,才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更应注重书籍的内在表现力。中国书籍形态设计的根源——汉字的出现,汉字承载着中国文脉,是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更是文化之根,人们对汉字文化了解却不深,汉字典故类书籍是普及性的汉字知识读物,想要通过书籍设计去让读者关注中国的汉字文化,同时通过对汉字典故类书籍设计调研发现汉字典故类书籍在设计方面投入较少,主要节约成本为主,市面定价相对较低,因此工艺也没有跟上,书籍设计质量不高,宝贵的汉字文化资源并没有得到相应的设计价值体现,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汉字典故类书籍整体物化构造常规,装帧方式上单一;在版式上,平衡的骨格形式居多,骨格型中,图片编排无新意,版面拥挤,没有考虑页边距给读者的视觉空间性。因此在书籍构造学下,以书籍形态的探索为切入点,以读者的主观能动体验为创作核心,剖析汉字典故类书籍形态构造设计特性,深入研究汉字典故类书籍设计新形态,重新定位汉字典故类书籍设计高度,以立体思维,注入时间概念来塑造三维空间的书籍“建筑”去挖掘文字的趣味含义,对现代中国的“信息社会”的汉字符号系统和美学实体的应用形态起到影响作用。结合近现代设计理念和审美形态分别强化书籍视觉、触觉,找出汉字典故类书籍形态创新的关键点,通过创新设计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与书产生互动。汉字典故类书籍设计内容从多点出发,综合编辑学、逻辑学、工学等学科传达内容的表现力,用汉字之美去表达书的物性结构;循序渐进的浓缩精华,通过对特殊材质的使用,在内页展示不同时期不同载体上的汉字以表现时代美和文化底蕴,对汉字典故类书籍的研究,使文化被解读,被认可,被关注,使读者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能享受到汉字典故类书籍设计带来的乐趣。设计从书籍五感出发,探究汉字典故类书籍新形态构造,使版面布局更为科学性;展示形式更具趣味性;视觉更具引导性;人书更具互动性,从而使汉字典故类书籍形态改头换面立于一席之地。
  创建具有汉字典故类书籍设计特色的价值,突破现有的汉字典故类书籍设计形式的单一性与阅读的枯燥性,特别是在汉字典故类书籍设计风格的工学方面,形成汉字典故类书籍独有的形式设计的价值,从而提升读者对书籍艺术的欣赏品味和价值认知,推动书籍设计市场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