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同伴教学法的中学物理概念教学设计研究——以“牛顿运动定律”为例
【6h】

基于同伴教学法的中学物理概念教学设计研究——以“牛顿运动定律”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1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同伴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及实施流程

(一)同伴教学法的教学模式

(二)同伴教学法的实施流程

三、同伴教学法的教育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三)皮亚杰认知冲突论

(四)合作学习与“自我效能感”理论

四、同伴教学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2章 相关名词界定

一、前概念

二、物理概念

三、概念测试题

第3章 基于同伴教学法的中学物理概念教学设计

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

二、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材分析

三、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且的

(二)研究方法

四、学情分析

五、牛顿运动定律课例特点

六、“牛顿运动定律”教学设计

(一)“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教学设计

(二)“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教学设计

(三)“牛顿第三运动定律”教学设计

第4章 教学设计整体解读

一、教学设计结构解读

二、教学设计内容解读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总结

二、反思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同伴教学法作为一种交互式教学方法,在讲解物理概念,促进学生对概念本质的理解方面,颇显成效。中学物理课程涵盖的物理概念很多,不乏一些基本且对中学生来讲难以理解的物理概念。比如牛顿运动定律及力、质量和加速度等。根据对教学实践经历的总结,可知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在科学思维能力、推理理解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尤其是逻辑推理和理解能力等方面稍显不足,当面对课堂中的基本物理概念,或者是融入有基本概念的实际问题时,往往表现出手足无措。因此,通过对基于同伴教学法的中学物理概念教学进行研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进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物理问题。
  本文在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设计并完成概念测试题的编制和分析,其中包括:对同伴教学法及其相关的教育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作了综述;对物理概念、当前中学生的实际学情和教学设计的课例特点作了分析;对相关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设计的整体作了解读。
  基于同伴教学法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充分考虑了课程标准和该模式下的基本教育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与此同时,还考虑了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习惯和认知水平,以及目前教学一线的教学环境。综合多方教学因素,整个教学设计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内容上都紧紧围绕同伴教学、物理概念、课例特点和学生特点进行设计。特别是对概念测试题的编制和分析,分别从题目的来源依据、题目的设计意图、预期学生的选择结果、分析产生该结果的原因、提出有效的释疑方法或解决手段等多角度、多层次展开。另外,考虑到物理实验和生活实例能够从直观、真实的角度反映物理问题和解决物理问题,尤其是针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学习,因此教学设计不止一次运用到物理实验和生活实例,并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对相关实验装置进行了自制和简要的说明。
  根据整个教学设计的思想和分析,对教学设计的预期作了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该教学设计的实施,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促进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的有效进行;其次,在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现学生主体性地位和发挥教师主导性作用方面,教学设计的预期效果应该表现不错;再次,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解决学生学习基本概念的困难。因此,该教学设计的应用应能够提高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能力,并准确把握牛顿运动定律相关科学概念本质;最后,教学设计预期在引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升学生交际沟通能力、合作协同能力等方面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效果。
  最后,本文对研究的工作进行了总结与反思,并对同伴教学法及其应用于中学物理教学研究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