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浮力与阿基米德原理整合式探究教学设计
【6h】

浮力与阿基米德原理整合式探究教学设计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引言

1.1 问题的来源

1.2 研究的背景

1.3 研究的目的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1.4.1 建构主义

1.4.2 探究式教学

1.4.3 皮亚杰学说中关于不同运算阶段孩子对漂浮与下沉的认识

2 开展教学设计前的分析与研究

2.1 对于教学活动对象——初中学生的分析

2.1.1 初中生的思维模式处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

2.1.2 初中生对物理知识的趣味性要求

2.1.3 初中生知识水平的分析

2.2 对初中浮力以及阿基米德原理相关教材的分析

2.3 对有关浮力及阿基米德原理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与分析

2.4 对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改进

3 浮力与阿基米德原理探究教学活动的教学设计

3.1 浮力与阿基米德原理课程安排

3.2 学情分析

3.3 浮力与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

4 教学实践

4.1 课堂实录

4.1.1 第一课时

4.1.2 第二课时

4.2 学生感想

4.3 研究的初步结论

5 总结与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是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的,在这个阶段的物理课程它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课程,主要的目标是提高学生们的科学素养,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固然重要,但是更应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积极动脑解决问题,发现真理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方法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做决定时能够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
  要使同学们对物理知识产生兴趣,一个很好的途径就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寻找资源,选择密切贴近生活的事例入手,让学什么去思考去探究,这样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因此,笔者根据自己学习的探究教学理论、观摩的优秀教师的探究教学案例以及近两年的教学实践经历,以水饺这一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为例,尝试把浮力的相关知识设计成一个探究式的教学案例。笔者翻阅了很多版本的初中物理教材中有关浮力这一部分的内容,发现教材的“测量铝块浸没水中所受的浮力”实验这一传统实验可以用水饺这一更加贴近生活的元素来进行探究式实验教学来代替。本文设计的有关浮力与阿基米德原理的整合式探究式教学案例是笔者用心思考钻研开发的,希望对从事探究式教学的老师们起到些许帮助。
  论文一共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了研究问题的来源、背景、研究的目的以及研究的理论基础。阐述了为什么选择以水饺这一载体进行研究,笔者翻阅浮力、阿基米德原理相关教材时发现的问题以及此探究性教学案例设计的意义。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开展教学设计前,笔者对于教学活动对象—初三学生的分析;对于初中物理有关浮力部分教材的的研究,以及有关浮力与阿基米德原理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其中笔者翻阅了大量的与浮力以及阿基米德原理的教学设计相关的文献,对一线教师以及从事相关内容的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详尽的调查,这些调查给了笔者的教学设计很多启发。
  第三部分详细的介绍浮力以及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式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探究活动所要解决的问题、活动的对象、整体的设计框架、课程的安排。
  第四部分为笔者的教学实录,即在对各方面进行了调查之后对教学进行详尽设计后的实践,以及在实践课以后学生们上课的感想。
  第五部分为笔者的总结与反思,包含对探究活动选材和设计过程的总结与反思,对浮力以及阿基米德原理探究式教学案例设计的总结与反思,对探究式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