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徐州及洪洞、洛阳、郑州、金乡方言的比较研究
【6h】

徐州及洪洞、洛阳、郑州、金乡方言的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五地地理环境、方言音系简介

第1节五地地理、历史、人文概况

第2节五地方言音系简介

第二章声母分析比较

第1节古全浊声母的清化比较分析

第2节唇音分化与微母的演变

第3节知章庄组的演变分析

第4节精组的演变分析

第5节端组、泥组声母的演变分析

第6节日母、疑母组的演变分析

第7节见组的演变分析

第三章韵母分析比较

第1节蟹、止摄韵母分析

第2节咸山摄和宕江摄分析比较

第3节职韵、德韵、陌韵、麦韵分析比较

第四章声调分析比较

第1节 五地调值总比较

第2节五地调类归属分析比较

第五章词汇比较研究

第1节五地词汇总体分布比较

第2节五地方言内部亲疏关系分布比较

第3节五地词语同异的特点

第4节五地方言词的历时考察

第六章徐州、洪洞方言的同异及发展趋势

第1节徐州、洪洞方言同异及原因

第2节徐州、洪洞方言发展趋势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中原地区历来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历史上汉民族通用语的基础方言区.该文以东端的徐州和西端的洪洞为重点,以中部的洛阳、郑州、金乡为参照,对这五地方言的语音、词汇进行对比研究,并对洪洞、徐州方言发展趋势做初步探讨.从东到西,五地特征显著:声母的[n]逢齐齿和撮口韵母读舌面音[n];复元音韵尾简化为单元音韵尾;入声次浊声母多读阴平,少数读去声;一些普通话中已消失的古汉语词汇仍活跃在五地方言中.徐州和洪洞距离虽远,除了五地共有的特点外还有一些仅为两地共有的特征,如庄精合流,今开口呼读[ts]、[ts']、[s]等.共同的中原官话源头和历史上的多次移民是两地方言相同的原因;周边环境影响和自成一体的地理环境、社会风俗是两地方言相异的原因.随着推普工作的大力开展和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徐州和洪洞方言各自快速向普通话靠近,使得两地方言逐渐趋同.这种方言向共同语靠拢的趋势可能使一些方言逐渐消失,使语言单一化.

著录项

  • 作者

    朱晶松;

  •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

  • 授予单位 广西大学;
  • 学科 汉语言文字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林亦;
  • 年度 200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方言;
  • 关键词

    中原官话; 语音; 词汇; 相同; 相异;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