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大学生自我报告的学业成就性别差异研究——以广西大学为例
【6h】

基于大学生自我报告的学业成就性别差异研究——以广西大学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绪论

1.1 选题来源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大学生自我报告

1.2.2 学业成就

1.3 研究综述

1.3.1 关于大学生学业成就的研究现状

1.3.2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理论基础

1.6.1 学习性投入理论

1.6.23P学习模型

1.6.3 社会性别理论

2 研究设计

2.1 调查工具

2.2 调查对象

2.3 调查步骤

2.4 信效度检验

2.4.1 信度检验

2.4.2 效度检验

2.5 数据统计处理

3 广西大学不同性别大学生学业成就的现状及差异分析

3.1 基于知识收获的差异分析

3.1.1 知识的涉猎能力

3.1.2 专业知识技能

3.2 基于能力收获的差异分析

3.3 基于自我概念发展收获的差异分析

4 影响不同性别大学生学业成就的相关因素分析

4.1 个体特征差异因素

4.2 环境因素

4.2.1 家庭环境中刻板的性别观念

4.2.2 学校环境中政策和行为与人际和情感支持的缺乏

4.2.3 社会环境中性别角色的制约与就业过程的性别歧视

4.3 学习方式差异因素

4.3.1 学习专业知识的观念和学习兴趣的差异

4.3.2 学习过程中与老师和同学互动的差异

5 对策建议

5.1 克服个体特征差异,增加能力训练

5.2 转变刻板性别观念,树立正确的性别意识

5.3 调动全体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加强人际关怀

5.4 突破性别角色制约,建公平就业环境,完善就业立法

5.5 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5.6 提高教学能力,增加师生互动

6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1:NSSE-CHINA调查问卷

附录2:广西大学不同性别大学生学业成就访谈提纲

致谢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当今世界各国都将教育作为21世纪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我国也不例外,随着我国国力增强,教育投入增加和全民受教育意识的提高,高等教育逐步走向了大众化。在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教育质量如何呢?又该如何衡量呢?本研究运用“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NSSE-China)调查问卷,以大学生自我调查评估的方式对大学生学习进行调查,该调查在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广泛应用,并取得很好的效果。2009年首次在中国展开正式调查,本研究使用的是修订后的2010版问卷。
   通过对广西大学大学生学业成就进行全面自我报告调查评估,发现不同性别学生学业成就中知识收获,能力收获和自我概念发展的收获存在差异。具体表现在男生知识的涉猎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较为优秀,女生在专业知识技能、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组织领导能力、信息技术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认识自我的能力表现较为优秀。针对存在的差异,通过访谈并依照比格斯3P学习模型从学生的个体特征、所处环境、学习方式三方面分析影响学业成就的因素。分析得出:不同性别学生个性特征的差异、家庭中家长刻板的性别观念、学校中政策行为和人际情感的缺乏,社会中性别角色制约与就业中性别歧视,以及学习过程中缺乏正确学习专业知识的观念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与老师和同学的互动不足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不同性别学生的学业成就。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不同性别大学生学业成就的几点建议:1.克服个体特征差异,增加能力训练;2.转变刻板性别观念,树立正确的性别意识;3.调动全体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加强人际关怀;4.突破性别角色制约,建公平就业环境,完善就业立法;5.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6.提高教学能力,增加师生互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