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电视综艺节目与网络综艺节目的比较研究
【6h】

电视综艺节目与网络综艺节目的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

1.6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网络综艺与电视综艺

2.1 网络综艺的定义及发展历程

2.1.1 网络综艺的定义

2.1.2 网络综艺的发展历程

2.2 网络综艺节目快速发展的原因

2.3 电视综艺的定义

2.4 国内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

第三章 电视综艺节目与网络综艺节目综合对比分析

3.1 节目制作理念及模式

3.1.1 电视综艺节目制作模式

3.1.2 网络综艺节目制作模式

3.2 综艺节目的监管政策

3.2.1 电视综艺节目的监管政策

3.2.2 网络综艺节目的监管政策

3.3 节目受众分析

3.4 节目内容比较

3.4.1 拍摄手法与镜头语言

3.4.2 节目选择的话题

3.4.3 节目使用的语言

3。4.4 节目主持人和嘉宾话语表达

3.4.5 节目内容的互动与参与性

3.5 传播方式

3.5.1 线性传播与双向传播

3.5.2 网络综艺节目的碎片化传播特征

3.5.3 大众传播与社群传播

3.6 内容和流量变现模式分析

3.6.1 广告模式

3.6.2 内容付费

3.6.3 增值互动

3.6.4 与电商结合

3.7 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节目案例分析:电视综艺《快乐大本营》与网络综艺《大牌对王牌》比较

4.1 主持风格的“快乐和谐”与“青春个性”

4.2 节目嘉宾的“全明星”与“素人+明星”

4.3 舞美设计的“视觉冲撞感”跟“平衡感”

4.4 节目环节设计的“轻松”与“激烈”

4.5 营销推广方式的“随时”与“定时”

第五章 综艺节目发展启示

5.1 文化内涵和创新是共同的发展核心

5.2 品牌化与IP化是综艺节目重要的发展思路

5.3 电视综艺节目要具备互联网思维

5.4 网络综艺节目应走向规范化

5.5 合作与融合是综艺节目发展的趋向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网络综艺从模仿电视综艺开始,初始投入小,制作粗糙,近几年凭借网络视频用户的迅猛增长及互联网的发展机遇呈现出良好势头,构成对电视综艺节目的竞争和受众分流作用,网络综艺节目在发展过程中较电视综艺表现出较强的差异性和创新性,值得电视综艺关注和学习。
  本文以电视综艺节目和网络综艺节目为研究对象,从比较研究的视角运用内容分析、文献资料研究、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先从宏观上对二者进行系统比较,接着选取典型节目案例从微观层面分析两者表现出的异同点,最后,在此基础上提供综艺节目发展的建议。
  目前电视综艺节目面临收视率下滑,媒介融合的考验,将网综与电视综艺进行比较可以了解网络综艺节目的优势和成功因素,为解决电视综艺节目遇到的创新困境和融合发展问题提供有益启示。通过比较,网络综艺节目也可以汲取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经验和优点,更加明确自身的特色和长处,促进网络综艺节目健康发展。通过系统对比分析,我们能够清楚两者的优势和不足,以此促进我国综艺节目发展。
  文章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内容是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文献综述和本文的创新点。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一是阐释和理清网络综艺和电视综艺的概念,二是揭示网络综艺节目兴起的原因,三是梳理网络综艺和电视综艺各自的发展历程。第三部分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对网络综艺与电视综艺在内容制作、政策监管、节目受众、节目内容、传播方式、盈利方式及存在的问题方面展开系统分析。第四部分选取典型节目,运用案例分析法从综艺节目的主持风格、嘉宾选择、舞美设计、节目环节设置、节目营销方式五个方面比较网综《大牌对王牌》和电视综艺《快乐大本营》两档节目具体在实践上表现出的异同点,以此对二者有更清晰的认识。第五部分,本内容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提供综艺节目发展的建议:首先,创新和文化内涵是综艺节目发展的核心。其次,品牌化与IP化是综艺节目不可或缺的发展思路,通过这两方面,促进我国综艺节目产业的整体发展。第三,电视综艺节目应该具备互联网思维。第四,规范化是网络综艺节目健康发展的保障。第五电视综艺和网络综艺应走向合作与融合。最后,是本文的总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