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稻飞虱种群发生动态与预测研究
【6h】

稻飞虱种群发生动态与预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资助

前言

第一章稻飞虱发生与预测研究进展

1.1稻飞虱在中国的分布与分区研究

1.2稻飞虱迁飞规律的研究

1.3环境因子对稻飞虱种群的影响

1.4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关系

1.5稻飞虱的预测预报研究

第二章稻飞虱种群消长动态的研究

2.1数据来源

2.2结果

2.2.1白背飞虱灯诱始见日调查

2.2.2白背飞虱灯诱高峰调查

2.2.3白背飞虱灯诱终见日调查

2.2.4褐飞虱灯诱始见日调查

2.2.5褐飞虱灯诱高峰调查

2.2.6褐飞虱灯诱终见日

2.2.7白背飞虱和褐飞虱发生特点比较

2.2.8稻飞虱世代发生和转移情况

2.2.9稻飞虱世代发生以及转移情况

2.3讨论

2.4附图

第三章稻飞虱主害代发生程度预测

3.1研究方法和步骤

3.2白背飞虱早造主害代(第三代)发生程度预测

3.3白背飞虱晚造主害代(第七代)发生程度预测

3.4褐飞虱早造主害代(第三代)发生程度预测

3.5褐飞虱早晚造主害代(第七代)发生程度预测

3.6结果讨论

第四章基于网络的稻飞虱预警平台研制

4.1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1.1管理系统

4.1.2 Web界面的用户系统

4.1.3数据库

4.1.4专家系统和稻飞虱知识库

4.1.5稻飞虱种群动态模拟模型

4.1.6系统管理结果输出

4.2问题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原创性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对稻飞虱种群发生动态与预测进行了研究。文章收集了广东省肇庆市1980-2000年稻飞虱发生的数据,包括灯诱数据、观察圃调查数据以及气象资料,在稻飞虱的种群消长动态、世代发生规律以及预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影响稻飞虱主害代发生的各类前期虫情因子和前期气候因子与主害代高峰期发生量进行相关分析,找出了对稻飞虱主害代发生影响显著的因子,利用多因子列联表分析法预测了稻飞虱主害代的发生程度。在预测模型和数据库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一个基于网络的稻飞虱预警平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