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营销理念在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应用——基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分析
【6h】

大学营销理念在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应用——基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文献综述

2.1非营利组织营销理论

2.2大学营销理论

2.3大学营销理念在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研究

2.4相关营销理论基础

2.5本章小结

第3章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案例研究的宏观背景

3.1本科毕业生就业市场发展历程

3.2本科毕业生就业市场供求现状

3.3本科毕业生就业市场营销现状分析

3.4本章小结

第4章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市场营销现状

4.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本科毕业生近四年就业情况分析

4.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市场营销现状调查分析

4.3本章小结

第5章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营销策略选择与设计

5.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营销战略定位

5.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营销组合设计

5.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营销传播管理

5.4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营销绩效评估

5.5本章小结

第6章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看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市场营销策划

6.1科学实施营销战略定位

6.2细致进行营销组合设计

6.3主动加强营销传播管理

6.4认真做好营销绩效评估

6.5本章小结

第7章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随着需求的增长,非营利组织营销已经成为营销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正统的学术研究领域。大学由于其特定的组织使命,从其资金来源和职能的公益性来分析,是典型的非营利组织。在产品、价值、交换等环节,以非营利组织营销的原理进行分析,大学具有营销组织主体构成要素和相关营销特征,其毕业生就业就是“人才产品”营销过程。交换是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教育资源的投入要产生效应,必须重视毕业生就业这一“人才产品”交换环节的有效实现。尽管这里的“交换”没有定价,但仍然是大学与社会的交换,仍然需要落脚于产品的成功交换。 随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逐年攀升,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下滑,在就业渠道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就业压力仍然日增。在这样的教育背景和市场环境下,大学要在就业市场面对挑战而应付自如,必须具备对日新月异的人才市场的战略眼光和市场导向的服务意识,必须借鉴商业领域的成功经验,必须关注全面质量管理、顾客满意度管理以及组织的重构和再造,而战略性市场营销思维正是所有这些的基础。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我国大学在知识经济时代,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面对高等教育竞争国际化趋势,如何确立大学营销理念,并将大学营销理念应用于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市场,更好地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做好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的服务管理工作。 本文在非营利组织营销理论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外大学营销的做法和经验,以国内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市场为切入点和落脚点,通过原创的调研案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作为立论的主要支撑,运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文本分析的方法,结合我国市场环境和教育环境的特点,试图将起源于营利组织(企业)的非营利组织营销理论导入大学,构建大学营销管理模式框架,提出了大学营销理念应用于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战略模式,探讨大学做好本科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战略营销定位和营销策略组合,旨在培育大学的竞争优势,实现大学的品牌价值,推动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工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