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人群肺癌发病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6h】

中国人群肺癌发病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文献回顾

一、 肺癌流行病学现状

二、 肺癌的危险因素

三、 Meta分析的方法及重要性

材料与方法

一、 材料

二、 方法

1 文献检索

2 文献筛选

3 统计学分析

4 发表性偏倚的识别

结果

1 吸烟与肺癌

2 被动吸烟与肺癌

3 精神因素与肺癌

4 呼吸系统疾病与肺癌

5 室内煤烟污染与肺癌

6 室内油烟污染与肺癌

7 居室通风情况与肺癌

8 厨房通风情况与肺癌

9 GSTM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

10 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讨论

一、 效应指标的选择和合并效应量的计算

二、 各因素流行病学危险性的比较

1 吸烟与肺癌

2 被动吸烟与肺癌

3 精神因素与肺癌

4 呼吸系统疾病史与肺癌

5 室内微小环境与肺癌

6 GSTM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发生

三、 敏感性分析

四、 偏倚的识别与控制

1 抽样偏倚的识别与控制

2 选择偏倚的控制

3 研究内偏倚的控制

五、 累积Meta分析

六、 Meta分析的优越性与局限性

七、 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目录

附图目录

附录

展开▼

摘要

背景:肺癌是当今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显著,引起了众多学者对肺癌病因的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多种危险因素与肺癌发生有关,但研究结果不尽一致,需要进一步研究来确定这些危险因素与肺癌的关系。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外已发表的有关吸烟、被动吸烟、呼吸系统疾病、精神因素、室内油烟污染、室内煤烟污染、厨房通风情况、卧室通风情况以及GSTM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肺癌关系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判定上述危险因素是否与中国人群肺癌发生相关联及其关联强度。
  方法:全面收集1994—2004年间发表的有关吸烟、被动吸烟、呼吸系统疾病、精神因素、室内油烟污染、室内煤烟污染、厨房通风情况、卧室通风情况以及GSTM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肺癌关系的流行病学文献,利用RevMan 4.2软件,根据文献异质性检验结果,进行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和累积meta分析。对不同纳入标准的结果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用漏斗图、线性回归法和失安全数评估发表性偏倚。
  结果:
  按照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经筛选后纳入Meta分析的文献52篇,有显著性意义的危险因素为吸烟、被动吸烟、精神压抑、精神创伤、呼吸系统疾病史、室内油烟污染、室内煤烟污染、厨房通风情况以及GSTM1多态性,合并OR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3.22(2.72,3.81)、1.53(1.05,2.23)、2.74(2.35,3.18)、3.80(2.56,5.66)、3.23(2.50,4.18)、2.83(2.06,3.88)、2.25(1.54,3.28)、1.86(1.28,2.69)、1.73(1.47,2.04)。居室通风情况与肺癌关系无统计学意义。
  吸烟、被动吸烟、呼吸系统疾病史、GSTM1基因多态性和精神压抑对肺癌的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分别为51.24%、18%、18.38%、26.48%、7.37%。
  本次研究根据所收集资料的特点,对不同危险因素分别进行了敏感性分析,除“厨房通风情况”外,分析结果与原结果相似,支持总样本研究结果,结论稳定、可靠。在对厨房通风情况与肺癌关系的Meta分析研究中,当剔除一项小样本资料后,Meta分析结果稳定、可靠,因而采用该结果作为最终结论。
  GSTMI基因多态性的漏斗图经目测基本对称,线性回归法分析表明,按。二0.05水准,漏斗图对称,按Q=0.1水准,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失安全数为200,表示至少有200篇未发表的无统计学意义的文献存在才能推翻meta分析结果,大于sk+1二75,提示发表性偏倚得到了有效控制。其它危险因素的漏斗图对称性检验结果均表明在Q二0.1概率水平,漏斗图对称,失安全数在sk+1以上,表明对发表性偏倚进行了较好控制。但是,对与少数纳入文献较少的研究,即使线性回归法证明漏斗图对称,失安全数较大,也不能完全排除发表偏倚的存在。
  吸烟与肺癌、精神压抑与肺癌、精神创伤与肺癌、室内煤烟污染与肺癌、呼吸系统疾病史与肺癌关系、GSTMI基因多态性与肺癌的累积Meta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时间点的Meta分析结果均具有显著性差异,随着样本量的增加,既点估计值及其95%可信区间趋于稳定且有较好的变化趋势。
  室内油烟污染与肺癌关系的累积Meta分析结果显示,随着钟礼杰〔‘5〕资料的加入,“02 1995年”时间点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无统计学差异,其后随着样本量的增加,既点估计值基本稳定,95%可信区间趋于稳定并随样本增加而逐渐缩小。被动吸烟与肺癌的累积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03、13、14时间点的合并嘶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时间点的Meta分析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1、我国人群肺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吸烟、被动吸烟、呼吸系统疾病、精神因素、室内油烟、室内煤烟、厨房通风情况以及GSTMI多态性。
  2、以傲为效应指标,按照Wynder标准,精神创伤、呼吸系统疾病、吸烟、室内煤烟污染、精神压抑和室内油烟污染是肺癌的中度危险因素,而GSTMI多态性、居室通风情况和被动吸烟与肺癌发生弱关联程度。
  3、累积Meta分析结果反映了各危险因素与肺癌关联强度的动态变化,表明上述大部分危险因素与肺癌的关系相对稳定。
  4、部分因素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的计算表明,吸烟最高(PARP为51 .24%),其次为GSTMI基因多态性(PA即为26.48%),再次为被动吸烟、呼吸系统疾病史和精神压抑,提示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在中国人群肺癌发病中均具有重要作用。
  5、敏感性分析和发表性偏倚的识别结果表明,本次Meta分析结果稳定、可靠,真实反映了我国近十年来肺癌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