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股票市场指数调整效应研究--关于上证180指数调整效应的实证分析
【6h】

中国股票市场指数调整效应研究--关于上证180指数调整效应的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2 指数调整效应研究综述

2.1 国外指数调整效应的理论解释概述

2.1.1 价格压力假说

2.1.2 不完美替代/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假说

2.1.3 信息假说

2.1.4 信息成本/流动性假说

2.1.5 简要评价

2.2 国外指数调整效应的实证研究证据

2.3 国内指数调整效应的研究现状

2.3.1 关于上证180指数

2.3.2 国内指数调整效应的研究现状

3 研究方案设计

3.1 异常收益的衡量

3.1.1 异常收益模型的选择

3.1.2 异常收益的计算过程

3.1.3 t检验统计量

3.2 异常交易量的衡量

3.3 事件窗长短的考虑

3.4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 经验证据

4.1 累计异常收益

4.2 三次调整累计异常收益的对比

4.2.1 三次调整调入股票累计异常收益的对比

4.2.2 三次调整调出股票累计异常收益的对比

4.3 异常交易量

4.4 三次调整异常交易量的对比

4.4.1 三次调整调入股票异常交易量的对比

4.4.2 三次调整调出股票异常交易量的对比

4.5 截面模型

4.6 国外各种假说的检验

5 结论及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5.3 本文的局限

注释

参考文献

附表一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清单

后记

展开▼

摘要

国外成熟股票市场普遍存在着显著的指数调整效应,即指数调整其成分股会引起被调整股票价格和交易量的异常变动。本文对我国于2002年7月1日推出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成分股指数——上证180指数的调整效应进行了如下研究:首先运用事件分析法对上证180指数三次调整的异常收益和异常交易量进行了计算、分析和对比;然后构造截面模型对价量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并运用国外关于效应原因的各种假说进行了检验;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效应的原因进行了解释。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上证180指数调整对被涉股票价格行为和投资者交易行为有明显影响;市场对调出股票的关注远胜于调入股票;第三次调整效应最为突出;调整效应不同于国外成熟市场且效应要小得多;交易量效应与价格效应既存在一致性也存在不一致性。笔者认为:调入股票反应微弱的原因在于直接跟踪上证180指数的机构投资者还甚少,调出股票反映显著的原因在于调出向市场传达了股票未来前景不佳的信息。第三次调整效应最为突出是因为上证180指数逐渐被市场认同和接受、指数调整所涉股票和投资者越来越多。上证180指数调整效应所表现出来的明显不同于成熟市场的特征反映了我国股票市场弱有效性的特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