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科技发明与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关系研究
【6h】

科技发明与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论

1.1选题背景和意义

1.2研究方法与文章结构

1.3创新点、不足及可能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2.文献综述

2.1技术内生、以研发为基础的增长理论

2.2国外关于收入不平等问题的研究

2.3国内关于收入不平等问题的研究

2.4文献简单述评

3、理论模型

3.1熊彼特增长理论

3.2 模型基本设定

3.2.1 社会总生产

3.2.2 发明

3.2.3 几条基本假设

3.3 模型计算

3.3.1 计算收入占比

3.3.2 均衡时发明成功率

3.3.3 模型结论

4、实证分析

4.1 变量及数据说明

4.1.1 收入不平等

4.1.2 发明

4.1.3 控制变量

4.1.4 变量名称及解释

4.2 数据分析

4.2.1 回归模型

4.2.2 回归结果

4.2.3 回归结果分析

5、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展开▼

摘要

本文在内生的熊彼特增长模型的基本假设上将发明分为引进技术再发明与自主发明两部分,并考虑了行业壁垒的影响,构建了一个简单的离散时间模型,推导出了企业家和工人的工资占比表达式,以此研究科技发明对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作用。利用1995-2010年的基尼系数中国省际数据做三组面板数据回归,验证模型的结论,并以1992-2010年地区泰尔指数对回归结果做稳健性检验。结论是在不带有偏向性的分配制度之下,发明带来的经济效益大部分都将被高收入群体获取,低收入人群收入的绝对值增大了,但相对值却下降了,收入差距将因此而扩大。发明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在中部六省最大,在东北地区最小;在发明数较多的省份和发明数中等的省份都将加剧收入不平等,在发明数较少的省份,发明则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在不平等加剧较快和不平等加剧较慢的省份,发明都对收入不平等有加剧的作用,其中自主发明的作用比引进技术再发明的作用更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