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靶日记-问题少女》翻译报告
【6h】

《人靶日记-问题少女》翻译报告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1. Task Description

1.1 Background Introduction

1.2 The Stylistic Features

1.3 Research Methodologies

1.4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port

1.5 The Outline of the Report

2.Process Description

2.1Pre-translation Process

2.1.1 Translation Tools

2.1.2 Glossary-Making

2.1.3 Previous Research

2.2 Translating Process Description

2.2.1 Theoretic Basis:Skopos Theory

2.2.2Translation Brief of ST

2.3The Translation Schedule

3.Case Study

3.1Translation with theSkoposRule

3.1.1Translation of Long and Complicated Sentences

3.1.2 Translation of Onomatopoeia and Exclamation

3.1.3 Translation of Figures of Speech in English

3.2Translation with the CoherenceRule

3.2.1Translation of Encyclopedic Knowledge

3.2.2 Translation of Dialogues

3.3 Translation with the Fidelity Rule

3.3.1 Translation of Context

3.3.2 Translation of Discourse Markers

4.Task Assessment

4.1 From the Supervisor

4.2 From the Author

4.3 From MTI Classmates

5. Conclusion

参考文献

Appendices

展开▼

摘要

该报告主要探讨作者如何在目的论指导下完成《人靶日记-问题少女》(Diary of a Human Target-Tainted Youth)的翻译实践,包括译前准备、翻译过程和译后评估三个阶段。作者尝试为日记体小说翻译中出现的难题提供可行方案,同时提高自身翻译水平。
  日记文学的艺术表现手法越来越娴熟,注重表现自我和抒发内心感受,尤其在文化特色上表现得越来越突出。《人靶日记-问题少女》是伊西多拉维伊(Isidora Vey)所著的一部日记小说,讲述了伊冯娜(Yvonne)长大成人的坎坷经历。伊冯娜从小就和其他孩子不一样,她安静乖巧,从不作弄别人。但是,她的邻居同学却把她的天真、善良视为愚蠢。此外,原文涉及大量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对话。但既要译出朴实的语言风格、心理活动以及鲜明的人物性格又要满足中国读者的审美期待并非易事。同时,校园欺凌的题材极具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包括理论演绎和译例分析。作者将目的论应用到翻译实践中,尝试从长难句、拟声词和感叹词、修辞手法、人物对话及心理活动、文化负载词等视角来探讨相关翻译策略,详细阐释自己的翻译过程,并对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系统总结,论证目的论对于日记体小说翻译的适用性。作者总结出增译、省译、零翻译、倒译、重复、解释等具体翻译策略和技巧。
  最后,本报告详细回顾了作者的翻译过程,阐释了任务成果及不足之处,使作者对自己的翻译水平有清晰的认识,有助于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和项目组织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